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聚焦残疾贫困户,以推进创业就业促进增收为主线,通过实施创业就业引导、落实政策帮扶、健全保障体系等措施,不断激发残疾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带动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户700户,其中已脱贫698户。
走进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王丹桂家的猕猴桃基地,只见王丹桂正忙着管理即将上市的猕猴桃。“看着挂满枝头的猕猴桃,总有说不出的喜悦,这1亩猕猴桃基地预计可增收近万元”王丹桂高兴地说。作为2014年建档立卡残疾人贫困户,王丹桂在区镇村三级精准帮扶下,享受到了产业到户项目补贴、免息小额信贷等扶持资金5万余元,通过发展猕猴桃种植、散养土鸡等产业,依靠勤劳双手不仅顺利脱贫更实现了稳定增收。
在徽州区,除了王丹桂,还有很多贫困残疾人通过政府政策扶持,用自己勤劳双手不仅实现致富,甚至还带领其他村民稳定增收。
徽州区杨村乡的曹永利,原是一名贫困残疾人,但他身残志坚,通过多年的拼搏,逐渐成长为一名创业成功的茶商。致富后的他不忘带领乡亲特别是贫困人员脱贫致富。
“他承诺只要是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向他销售茶叶鲜叶,一律加价15%收购,以此鼓励残疾人种植茶叶。”作为同是残疾贫困户的蒋海洋说,“曹利生自理更生、勤劳致富的行为,激励并影响着我,如今,我种植的茶叶,只交给他们公司收购”。除了针对贫困残疾人收购茶叶有优惠,曹永利还安排了5名贫困残疾人在自家茶厂就业,这样不仅增加了他们收入,更重要的是,给他们注入生活的信心。如今,他已成为当地扶贫开发的带头人,贫困残疾人的引领人。
徽州区高度重视残疾贫困户造血式扶贫,因村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因户落实帮扶措施、因人提升致富技能,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物质与精神“双脱贫”。通过定点帮扶,实现300余名党员干部与残疾贫困户心连心、手牵手结对帮扶;通过产业扶贫模式,落实224万元产业到户项目补助资金及48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帮助残疾贫困户实现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通过大力发展就业脱贫,建成就业扶贫基地26家,居家就业扶贫基地9家,就业扶贫驿站2个,实现25名残疾贫困户就近就便就业,全力推动残疾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让脱贫路上不掉队一人。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