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歙县街口镇:皖浙共守一江水

2025年06月06日 14:55:45 来源:黄山新闻网 作者:吴建平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这里是新安江保护区,禁止违规垂钓,请立即离开!”连日来,歙县街口镇联合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夜间护渔行动。两地执法人员组成联合巡护队,沿新安江皖浙交界水域开展“地毯式”排查,这一行动是两地常态化护渔机制的最新实践。

作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核心区,街口镇与威坪镇依托联防联调会,建立起“数据互通、人员互动、案件共处”的护渔体系。两地平安法治干部、渔政执法员及志愿者组成的巡查小队,每月开展4次以上不定时夜间巡查,重点整治利用省界监管缝隙“打游击”的违规行为。

“上个月通过‘智慧天眼’发现跨省停放违规自用船舶线索,我们30分钟内就完成信息共享和联合布控。”街口镇平安法治中心主任张敏指着江岸的监控设备介绍。该系统整合皖浙两岸100余个高清摄像头,配合无人机巡航,实现20公里交界水域全天候智能监测。今年以来,累计通过“天眼+无人机”收集线索30余条,联合处置跨界渔事纠纷3起。

为破解跨省执法难题,两地去年创新设立生态警网工作站,实行“线索联查、案件联办”模式。“江湾处常有‘打游击’的垂钓者,单方巡查容易形成监管盲区。”在最近查处的非法捕捞案件中,皖浙执法人员首次实现证据互认、联合量罚。工作站成立近一年来,已开展生态巡防40余次,驱离非法垂钓人员200余人次。

“护渔不是简单的驱离,而是流域综合治理的切口。”街口镇主要领导指出,两地正将护渔协作经验延伸至江面污染防控、生态产业培育等领域。这种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的实践,正是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从“输血”转向“造血”的生动注脚。当江畔联合巡护队用手电划破夜色,照亮的不仅是碧波中的鱼群,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态治理样本。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