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1997年,年轻的郑健山从老一辈养路工父亲手中接过了铁锹和扫把,选择了养路工这份职业,从此与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27年来,郑健山顶严寒、冒酷暑始终坚持在养路护路一线,用辛勤的汗水保障群众出行。他因此获得全国第二届“最美公路人”、黄山好人等诸多荣誉。
2024年8月6日,在歙县境内的G233国道上,郑健山正带着几名养护工人在道路上做日常保洁工作。G233国道全长21.77公里,穿越桂林镇、徽城镇和郑村镇,是黄山市交通量最大,沿线人口、村镇密集的干线公路之一,作为管养这条“大动脉”的歙县公路管理服务分中心牌头道班班长,郑健山从参加工作起就驻守在这条繁忙的道路上。随着近些年养护管理机制的改革,日常养护逐渐向市场化过渡,牌头道班的人员逐渐减少。为了完成正常的养护工作,郑健山勇作表率、给自己压担子,既当班长又当驾驶员,重活累活抢着干。
郑健山告诉记者,顶严寒,冒酷暑,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是工作常态,虽然很辛苦,但是为了当地老百姓的顺利出行,再苦再累也值得。
2024年“6·20”洪灾发生后,G233国道多处路面泥沙淤积,多个涵洞堵塞,部分路基冲毁。为了尽快抢通受阻公路,郑健山始终奋战在抢修工作一线。平日里,他时常在会上分享道路养护专业知识,带着工人学习养护机具的操作使用和维修。大家工作时拧成一股绳,共同守护国省道公路安全。
郑健山这种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道班工人。牌头道班工作人员吴钟说:“郑健山是我们的班长,也是我们的‘领头雁’。他这种吃苦耐劳精神,深深鼓舞着我们道班的全体人员。”
郑健山热爱公路事业,脚踏实地,27年来,带着对养路护路的一腔热血,坚守在歙县国省道的每一处。他先后被评为全国、省、市、县交通公路系统先进个人、黄山好人,连续多年获单位优秀职工称号,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好人精神,带动身边的同事,继续为歙县公路事业贡献力量。”郑健山说。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