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雨再大,山再高,路再难,我们也要把生活物资背到山里,送到受灾群众手上”!一句铿锵誓言响彻防汛救灾一线。
6月28日,歙县霞坑镇石潭村防汛工作临时党支部成立由27名年轻镇干、6名村干组建的“背篓先锋队”,各个肩背着载满物资的背篓,艰难地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一个多小时,前往下湖、士峰、对川等5个偏远村组,给受灾群众送去400斤大米、近200余箱方便面、牛奶、坚果等生活物资。
是什么让镇村干部摇身一变成为“背夫”,化身“背篓干部”?
从6月18日晚开始,因持续强降雨引发石潭村下湖、士峰、皇川、水川等村组多处道路塌陷、山体塌方,车辆已无法通行。通往各村组的唯一一条道路受损严重,加上连日暴雨不停,道路持续在修复,进出只能靠徒步翻山越岭。就这样,导致少数分散转移村民出行不便。
石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辛健说:“一天两天还可以撑一撑,时间长了村民肯定要慌,所以路断了,我们就用脚走,缺物资了,我们就用肩背,无论如何想尽一切办法必须把物资尽早送到村民手里,让村民吃得放心、住得踏实。”
早上八点,33名“背篓先锋队”队员在石潭村委会集中出发,在道路阻断处,背起20余斤的背篓,脚踩雨鞋,艰难走过被洪水肆虐后的道路、河堤、桥梁。雨水让山路变得更加湿滑难行,有的悬空、有的泥泞、有的塌陷、有的漫水,稍不留神就会摔倒,队员们的每一步都更加小心翼翼。爬坡翻坎、涉水过沟,队员们一次都没有停下脚步,一路上,大家都气喘吁吁,汗水混着雨水从额头滑落。
看着已在村口等待的村民,到达目的地的队员来不及歇一歇,迅速有序组织村民排队,一一分发物资。行动不便的、年纪大的,他们直接送物资上门。接过物资,村民既高兴又心疼:“这条路我们自己走都累,你们背着这么重的东西,冒雨走到这里,真的太辛苦了。”
发完物资,队员们又走近村民家中,挨家挨户查看住房都安全后,才放心下山。每个人的雨鞋都沾满泥土,每个人的全身都已湿透,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欣慰的笑容。“只要老百姓安全无患、衣食无忧,我们再苦再累也愿意。”一名镇年轻党员干部说道。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