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大黄山核心高地活力迸发

2024年01月03日 17:01:13 来源:黄山日报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刚刚过去的2023年,黄山风景区游客接待量超457万人,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接待突破450万人,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带动我市全域旅游市场持续火爆。预计全市全年接待游客8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7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57%,提前两个月超过2019年全年总量。

围绕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我市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山上山下联动,一体发展,持续打造高品质世界级吸引物,加快建设大黄山核心高地,旅游发展活力不断迸发。

龙头引领动能强劲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项桂冠于一身,是中国山岳型景区的标杆,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从旅游资源看,黄山除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的自然“五绝”,还有画派、石刻、古道、文学、名人的文化“五胜”。伴随着现代旅游业进入消费升级新阶段,黄山风景区在巩固提升观光旅游的同时,深入挖掘文化、生态价值内涵,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产品服务迭代升级,不断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在产品上,黄山风景区创新推出的“春趣、夏野、秋潮、冬型”四季体验活动及云酒吧、云瑜伽、云旅拍、云市集等特色体验活动和“迎客松”家族系列文创产品、西海网红小火车等,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改造推出的雲亼·曙光里、雲野·排云型旅、雲亼·狮林崖舍等特色民宿,更是让住黄山山巅酒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吸引更多游客“为了一间房,重游一座山”。

在服务上,黄山风景区始终以游客满意为最大追求。经科学测算会商,景区主动将日最大承载量从5万人下调至4万人,在实际操作中,将日接待量控制在3万人以内;针对恶劣天气和重点区域细化总量管控和具体措施,严格实行“限量、预约、错峰”管理,实现了旅游市场淡季不淡、人气长旺、峰谷均衡。

2023年11月28日,在屯溪召开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第24届大会暨中国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50周年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立30周年大会上,黄山风景区零碳景区示范基地正式授牌,成为全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

在建设大黄山战略背景下,黄山这座世界名山正发挥龙头引领和引流作用,聚焦“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主力军”定位,主动融入长三角,主动联动周边三市,主动辐射外围乡镇,用好黄山IP价值及品牌、技术、人才优势,加快“走下山、走出去”发展步伐,着力打造太平湖“水观光、水休闲、水娱乐、水运动、水度假”休闲运动产品和“新安山水画廊”水上黄金游览线路,依托大黄山区域特色村落及人文资源,打造康养休闲、回归自然、探奇求新等多功能融合的微旅游目的地,打响花山世界夜游品牌。

全域联动竞相发展

2024年元旦当天,歙县“徽文化·大地艺术季”正式启动,突出徽文化的深度体验,全年将举办60余场活动,以场景化呈现、产品化推出的形式赋能农商文旅体康融合发展。

作为徽文化的主要承载地,去年以来,歙县通过持续对徽文化进行挖掘呈现、活化利用,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业态,并借力门票“免减优”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激活徽州古城旅游,带动整个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

围绕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1+7+N”的总体布局:“1”即一个大黄山核心高地,做强大黄山龙头,推动山上山下一体发展,联动全域、带动皖南;“7”即打造大黄山世界级景区、新安江诗画长廊、环太平湖运动休闲度假基地、皖南古村落满天星、中国东部醉美风景道、长三角休闲旅游大花园、都市休闲美食文化街区,加快构建相互衔接、相互映照、相互耦合的功能板块,推动形成板块联动、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N”即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在大黄山景区逐步构建龙头引领、区域联动、多极多点支撑的众星拱月空间格局。

按照“1+7+N”总体布局,各地持续深化文化和自然遗产等世界级资源的保护利用,高质量打造辐射海内外的世界级旅游吸引物,皖南古村落、大黟山度假区、东黄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黄山区太平湖等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快建设,屯溪老街河街、黎阳水街、万安老街、岩寺老街以及徽州古城、黟县古城、休宁状元城等街区、城区正在加速焕新升级,不断增强大黄山核心高地的吸引力。我市建立大黄山建设重大项目库,在库项目超200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

“山水村夜”次第花开

黄山是一座山,更是一座城。随着大文旅时代的到来,大黄山建设的展开,我市生态、文化、美学、乡村、旅游等多重价值日益凸显,赋予大黄山核心高地建设以巨大潜能。

深化文旅融合、建设旅游强市,我市依托黄山和徽州两个顶流IP,持续升级文旅业态、丰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有梯度、多元化的“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产业融合力、项目带动力、服务支撑力、品牌传播力,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

通过实施“旅游+”“+旅游”,我市培育壮大新安康养、研学修学、生态旅游等“养生+养心”沉浸式体验,创新推出西递传奇、“寻宝西溪南”、“月映古城·徽府有喜”等特色演绎产品。花山世界入选全国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黟县获评全国唯一“气候康养旅居示范区”,我市入选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打响“新安花月夜”夜经济品牌,屯溪三江口、黟县宏村等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

与此同时,我市加强大黄山品牌推广,深入实施“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推广计划,开展“四季黄山”系列发布、香港主题文旅推介等活动,高质量举办了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徽菜美食嘉年华、乡村戏曲节、户外交响音乐会等200余场重大活动,不断深化黄山多元化城市形象,持续擦亮“中国黄山 世界黄山”品牌。

从黄山之巅到新安江畔,从皖南古村落到城市街区、景区度假区,大黄山核心高地建设步履铿锵、活力脉动,正铺展开一幅“诗与远方”的动人画卷。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