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从初到村里看见的都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听到的都是难懂的方言,到现在对村内的情况如数家珍。说起两年多的驻村经历,市纪委监委选派到歙县石门乡竹岭村的驻村干部罗京、刘贺友十分自豪,两年多的日日夜夜,他们用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让纪检监察干部真正地“驻”进了群众心里。
这几天,在歙县石门乡竹岭村的清心谷生态园,驻村干部罗京、刘贺友正带着新来的客商,考察村内的竹产业示范园项目。该项目立足竹岭村“山水、文化、生态”三位一体优势,是驻村工作队打造的 “两山”实践的创新基地。
竹岭村地处歙县南麓深山区,距县城50公里,群众主要经济收入以茶叶、毛竹和外出务工为主。在走访中,驻村工作队听到最多的呼声就是修路。
在驻村工作队的多方奔走下,如今,竹岭村新增错车道20处,新建道路2.7公里,拓宽道路4公里,安装防护栏9公里,方便沿线3000余亩农产品下山,不仅保障了沿线群众安全出行,更使工作队与群众之间的心更近了。
有了路,更要有金点子。驻村工作队把目光投向了漫山遍野的竹林,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歙县石门乡竹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市纪委监委干部罗京:“这个村97.5%都是有竹园和树木覆盖的,森林覆盖率是非常之高,同时,发现这个村有华东片最大的红豆杉群,我们就开始对外招商,打造一个富硒康养圣地。”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原本寂静的竹岭村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开始打造青峰“富硒康养之乡”,陆续兴建起农家乐,也给农户在竹产业之外,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
从机关到乡村,变化的是工作内容,不变的是为民的初心。罗京、刘贺友虽身在驻村工作队,却一直牢记自己纪检监察干部的身份。
他们一起组成“学习对子”,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抓好个人学习。并将村内方志敏抗日先遣队途经的古道,修缮建成红色教育基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歙县石门乡竹岭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市纪委监委干部刘贺友:“我们理解忠诚、干净、担当,它是一体的,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就体现在作为一名党员,为老百姓办具体的一件一件的实事中,让我们的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