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太平湖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安徽省实施“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水域面积88.6平方公里。近年来,市海事中心以实施船舶安全管理、防污染工作等为主线,重点围绕环太平湖等丰富旅游资源,全面提升水上交通服务品质,强力推动交通建设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固本强基,形成推动交旅融合安全屏障
安全是交旅融合发展的基础,市海事中心始终以保障辖区水路运输安全为己任,统筹推进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预防和遏制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全面提高水上安全管理水平。针对性开展“点穴式”船舶安全检查,坚决杜绝船舶“带病”航行;强化重大风险点跟踪管控,建立风险防范清单,对码头、通航密集区、水上旅游景区等重点部位开展常态化巡查,提升旅游交通安全保障水平;对港口、水运企业进行“点对点”提醒,督促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健全船员培训与考核管理机制,提高船员船舶驾驶操作水平,严禁船舶超载、超速、超区域及恶劣天气冒险航行。今年以来,共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巡航136次,航道综合巡查82次,检查水运企业40家次,出动海事艇(车)136艘次,出动人员508人次、检查船舶288艘次,太平湖水域未发生过一起安全监管责任事故,水上交通安全态势平稳有序。
防治结合,释放交旅绿色发展乘数效用
始终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把生态作为最大的潜力和优势,统筹考虑太平湖水域生态环境、资源、航运要素,全力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水上交通体系。遵循“依法保护、标准先行、科技支撑、严格监管、系统治理”的船舶污染防治总体思路,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推进运输船舶污染物处置网格化管理,通过“船E行”查看船舶固体垃圾、生活污水以及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情况等,杜绝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假落实、伪落实行为发生;强化市区联动、部门协同,落实船舶污染物处置联合监管制度,切实做到“精准”治污。今年以来,太平湖港区船舶排放生活污水63次,共14.844立方米;船舶排放生活垃圾2587次,共3.0877吨;船舶排放油污水9次,共1.34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打造黄山水域绿色生态圈,擦亮发展底色。
整合资源,提升水上交通旅游服务品质
持续推进“交通+旅游”创新服务发展,持续推动水上交通“互联互通”,把太平湖旅游码头打造成为助力区域旅游发展的宣传走廊和推广平台,扩大旅游交通服务有效供给,提供帮扶重点旅客、票务协助、维护秩序、应急救援、宣传引导等志愿服务项目,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咨询服务1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服务旅客700余人次。将太平湖港区打造成为区域旅游的服务站,塑造出了良好的交旅形象,为广大旅客提供“安全、健康、畅通、温馨”的出行服务,实现交旅融合,满足游客深度体验。
下一步,市海事中心将结合旅游资源实际,持续优化完善水上交通与旅游景点的有效连通,畅通安全便捷高效的旅游交通主框架,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温情旅游水运主通道,持续擦亮黄山海事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编辑: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