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6月5日晚,浙江省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合肥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标志着新安江流域上下游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
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中心阮堂亮介绍,“浙皖两省这次签署的协议,在补偿标准、补偿理念、补偿方式、补偿范围等方面实现了提档升级,意味着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由流域试点升级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
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指导、亲自部署推广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改革试点。2012年至今,浙皖两省连续开展了三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目前,“新安江模式”已推广到19个省份、15个跨省流域。
阮堂亮告诉记者,根据这次签署的协议,上下游地区将重点在加强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探索园区共建、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等多种合作方式,推动由单一资金激励补偿向涵盖水质、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等综合补偿升级,实现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新安江流域前三轮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期,浙皖两省每年最多各出资2亿元。阮堂亮介绍,从2023年起,双方补偿资金总盘增至10亿元,此后参照浙皖两省年度GDP增速,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并首次设立产业和人才补偿指数,作为两省分配补偿资金的重要依据。
浙皖两省商定,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补偿范围由原来试点期的3市10县(区),拓展为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和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全境34县(区),力争到2027年,新安江-千岛湖流域水质稳中向好,一体化生态保护与协同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烈光表示,从今年起,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提升了,但补偿范围大幅扩容,考核标准也更细更严了,这对提升样板区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加速转化,为全国跨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树立典范、再闯新路。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