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春色满园关不住 ——开年黄山文旅经济红火的背后

2023年02月10日 16:21:47 来源:黄山日报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开年伊始,黄山文旅春光夺目。

全线飘红 形势喜人

2月1日,全市5A级景区(3家8处)接待游客27991人次,接待量同比上年正月十一增长218%,较2019年正月十一恢复213%。

而刚刚过去的1月份,全市纳入监测的66家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212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87%,较2019年同期增长50.3%,创单月历史新高。

其中:黄山风景区接待35.24万人次,同比增长881%,较2019年同期增长211%;西递接待1.83万人次,同比增长303%;宏村接待15.94万人次,同比增长562%;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接待11.59万人次,同比增长556%,其中呈坎接待6.05万人次,同比增长1332%;齐云山接待8.53万人次,同比增长285%。

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2023春节长假出游总结报告》,黄山上榜全国十大周边游热门目的地城市。

自然风光和徽州文化是黄山的两大顶流IP。这个春节,黄山不只是风光旅游加速回暖,徽州文化游也在加速“回潮”。徽州区上九庙会打开民俗文化头阵,接踵而至的歙县汪满田嬉鱼灯(瞻淇鱼灯)盛况空前、休宁“一鼓三龙非遗展演”轰动“状元城”、元宵“三街同踩”火遍屯溪以及黄山区“乐游黄山悦享太平浦溪河休闲文化旅游节”、黟县的“闹灯会”、祁门的“非遗靓东街梅城闹元宵”等民俗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吸引四海宾朋目光,央媒、省媒屡屡报道。徽州春节民俗俨然一个文化竞技场,占据了众多人春节的精神领地,重塑城市文化自信。

据了解,今年春节期间,市文化和旅游局共梳理全市文旅、民俗和非遗传承等活动220余项,组织开展重点文旅活动33项、博物馆活动21项、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7项、群众文化活动160余项。

徽学专家翟屯建说:“徽州民俗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春节全市民俗活动此起彼伏,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极大地提高了徽州文化的知名度,对促进黄山文化旅游复苏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风光旅游和传统文化的叠加效应,加速了全市宾旅馆业消费的迅速回暖,此前萧条的宾馆餐饮业门庭若市。1月1日至31日,全市宾馆业登记住宿753910人次,同比上升135%。

优势凸显 厚积薄发

今年春节黄山之所以火,自然风光和徽州文化两大顶流IP的优势自不必说。黄山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区位优势、乡村优势和综合交通优势也进一步得到凸显。

日前,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2年全省16个地级市地表水质量排名,黄山位列第一,此前公布的空气质量排名,黄山亦位列第一,彰显黄山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近些年,我市通过“国际会客厅”、“五微”改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等的打造,大大提升了黄山旅游的外部环境和黄山城市品位,具有先天优势的黄山旅游吸附力增强。黄山地处长三角城市群腹地,是上海、苏州、杭州等重要城市的“后花园”,区位优势明显。黄山渐趋形成的“一港两轨十铁十路”综合交通格局,更是大大缩短了黄山与世界的距离。尤其是周边省会城市南京、杭州、合肥、南昌等,辐射半径都在2小时左右。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2022年12月7日国家调整疫情防控新政十条(解封)及2023年1月8日“乙类乙管”疫情管理新政,短短两月,黄山文旅呈现象级强力反弹,离不开顶层设计、超前谋划、上下合力。

这个春天,全市文旅活动轮番登场,市内市外媒体矩阵高度聚焦,“吾心安处是黄山”新品牌强力打响,从“四季黄山·相约冬天”发布会暨徽州民宿迎新生活季的启动到“世界香·中国红2023”世界三大高香红茶汇聚祁门展开对话,从休宁县首届状元文化大会到“徽文化·大地艺术季”在歙县热闹上演,黄山频上热搜、占头条,黄山文旅的“存在感”令人艳羡,为摁下快进键的黄山文旅市场积聚了力量。与此同时,黄山旅游国际化形象得到巩固:新年伊始,黄山旅游宣传片再次登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户外屏幕;农历大年初一,黄山云海风光在伦敦街头亮相,黄山旅游通过全球推广,向世界展示“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的独特魅力。

“黄山旅游的现象级反弹,既在意料之中、也有惊喜之余。”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经济学教授胡永政认为:“黄山旅游爆发式增长,一是党中央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新政让国民彻底建立起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防控全面回归常态化。二是黄山市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品牌效应得到释放。得益于黄山市委市政府围绕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打造诸如‘屯溪国际会客厅’高端旅游品牌,不断完善黄山市旅业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高品质旅游体验。三是春节长假旅游报复性消费的叠加效应。根据黄山旅游数据统计,春节期间黄山游客80%以上来自长三角,凸显春节档游客时间性与地域性的耦合特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数字产业研究中心博士后、黄山学院旅游学院管理学副教授郭倩倩则认为:“黄山这一波旅游红利,是三年疫情旅游紧缩后的行业需求集中爆发、也是防疫政策调整大背景下全国旅游需求反弹的一个真实写照。具体到黄山市,坐拥自然风光、徽州文化、区位等独特优势,自然会是游客青睐的好地方。”

旅游回暖 生机无限

2月2日,市委书记凌云赴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调研,强调要立足“大黄山”,以“景区+”推动构建文旅融合生态圈,创新产品体系,推动产品升级,加快构建有梯度、多元化的“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让更多“流量”成为“留量”。

黄山文旅强势回暖的热度能否持续?接下来应该怎么走?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德辉表示:“虽然黄山是国际旅游城市,但‘酒香也要勤吆喝’,必须紧跟新趋势、拥抱新变化、用好新渠道,主动适应迎接大文旅时代消费者的新需求,讲好黄山故事、传播黄山声音。”在他看来,拥抱国际市场,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在产品、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要与世界一流景区景点对标,在更高起点上谋划项目。目前黄山旅游正在积极筹备打造一些优质项目,并积极对接国际资源,谋划入境游,力争打响疫后国际旅游市场复苏的“第一枪”。

齐云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梅岭说,新的一年,齐云山旅游将以“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城市品牌为主导,推进旅游结构、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三个升级。提升黄山市旅游集散服务的标准与集中度,使之成为“大黄山”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海内外宾朋看到更加迷人的齐云山,为黄山市旅游的春天增添绚丽色彩。

胡永政认为:“2023,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充满信心,百姓消费能力增长是自然结果,旅游消费无疑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和景观资源得天独厚的黄山旅游将迎来春色满园。”

郭倩倩表示,黄山旅游迎来春天,与黄山文旅产品的创意创新吸引着更多年轻群体相关。接下来应考虑文旅产业层面的数字化升级。旅游产品要细分,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山上游人如织,山下万人空巷,城市烟火味十足。这个春天,黄山大地,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城市与乡村要素互动。春色满园,生机无限。迸发出黄山文旅产业强大力量,光照黄山旅游经济美好未来。


编辑:陈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