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绿色是黄山最大的底色,生态是黄山最大的优势。2022年,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推动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价值产品转化,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百姓的幸福靠山。
过去一年,我们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我市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高位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巩固提升“生态美超市”,巩固农药集中配送成果,深化“减肥降药”和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行动,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和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开展新安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环境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我市获评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祁门县、歙县、徽州区跻身“中国天然氧吧”。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满意”评级。歙县入选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过去一年,我们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我市大力引进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与徽州文化底蕴相融合、与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产业项目,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断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我市以标准化规范化引领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文化、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乡村振兴之路,3000多家集绿水青山、村落、民居、田野等要素于一体的徽州美宿,进一步丰富了“山、水、村、夜”为主的文旅产业体系。我市与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在天然饮用水、饮料、农特产品等生态产业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推深做实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元气森林牵手大美黄山,实现一流企业与一流资源的强强联手、优势互补。
过去一年,我们把幸福靠山筑得更牢。旅游业是黄山的支柱产业。我市立足自然生态优势,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全市旅游接待量5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0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77%、77.3%。茶产业是我市特色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我市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茶叶产量4.5万吨、一产产值46亿元,分别增长4.7%和7%,7家企业入选中国茶企百强,5个区县入选全国茶业百强县。强大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集体经济强村达194个。
在《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指数暨百强榜(2022)》中,我市位列第三。新的一年,我们有实力、有底气、有信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高质量完成耕地保护、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将黄山打造成“两山”理念重要实践地。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