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编者按
近年来,黄山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业发展缺资金、陈规陋习缺约束、组织建设缺抓手的问题,推动信息生信用、信用变资源、资源促发展,激发了乡村振兴新活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提质增效,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现就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展播。
平里镇
案例1:贵溪村
贵溪村返乡创业青年郑海刚,2018年成立了一家集祁门红茶、黄山毛峰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茶业公司。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茶叶收购价格普遍偏低,郑海刚“逆流而上”,以原价收购解茶农“燃眉之急”,将压力承担在了自己肩上。贵溪村聚焦这一返乡创业典型,积极协调,为其创造学习机会,通过在茶企考察学习,创新产品,打造“祁之源”品牌,新品“祁红小青柑”在“创意黄山·青春young”青年创客主题季活动中展呈,广受好评。同时围绕信用评级结果,以召开银农协作座谈会、签订党建金融联盟共建协议的方式,构建“银行+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建模式,为“祁之源”搭建了平台,在其AAA级信用评级的基础上,联合银行为其授信60万“兴农贷”,利率低放款快,有效减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激发返乡人员创业积极性,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案例2:平里村
平里村牢牢抓住党建引领信用村的契机,按照“1+1+1+N”工作体系,打造由包村干部、支部书记、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组成的镇、村、组三级联动调解队伍,在宣传乡风文明“六个好”的同时摸排村里存在的纠纷隐患,以“防微杜渐”的举措构建平里镇“党建+信访”工作新体系。在信用村宣传工作中,宣传队伍了解到,家住平里镇平里村程某某与胡某某、叶某某、胡某、程某等四人存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发放纠纷。平里村立马行动,积极发挥调解队伍作用,以开展乡风文明六个好先进表彰活动为推手,通过“评议分”“信用等级”激发村民的先进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引导他们“作退一步想”,最终达成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分配协议,成功防止此次纠纷转化为信访事件。
闪里镇
案例3:闪里村
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闪里镇积极推进“银农协作”。位于闪里村的祁门县闪里镇徽桑园蛋白桑家庭农场,主要经营蛋白桑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徽桑园蛋白桑家庭农场员工30余人,各类桑类农产品年产量4.5万斤,销售额300余万。法人代表陈翠英拟在原先137亩农场的基础上再扩建20亩的桑果种植园,采用旅游观光+采摘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打造观光桑果园。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银行贷款额度低、利率又高,产业发展计划一直受到阻力。获评AA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金融机构主动上门为其授信50万元,利率仅为3.6%,这次授信为徽桑园缓解疫情影响、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有效的解决了该企业的融资难题、成本压力。
案例4:港上村
作为祁门县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的试点乡镇,闪里镇抓住机遇,大力宣传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的意义、惠农政策等。祁门县港上村奇胜家庭农场,主要经营生猪的养殖、销售。今年以来,奇胜家庭农场扩大养殖规模,生猪养殖量从原来的300多头扩大至500多头,年销售额达150余万。欣喜之余,随之而来的资金问题令奇胜家庭农场一筹莫展。奇胜家庭农场负责人王诗奇了解到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政策后积极参加评级,在获评为AA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后,祁门农商行主动上门为其授信,并为其开通了贷款“绿色直通车”,24万元的贷款资金很快发放到位,缓解了奇胜家庭农场的燃眉之急。
塔坊镇
案例5:响潭村
在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过程中,塔坊镇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六个好”宣传,着力加强乡村治理工作,发挥“党建+信访”工作模式,响潭村因地制宜在群众家中和村委会设立“塔坊好人和事佬”工作站。选定部分A级以上信用户充实到工作站当中,将其打造成普法工作宣传、矛盾隐患排查、纠纷调处化解的前沿阵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营造“人人争当信用户”的良好氛围。农户徐某某与张某某有山场地界纠纷,反应到村里后,工作站的志愿服务人员及村两委积极上户调解,并告知邻里纠纷也会影响到该户的乡风文明评议得分,最终在工作站协调下两户的山场地界纠纷得以化解。
案例6:群星村
群星村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以来,积极探索乡风文明提升渠道,开设“道德银行”,发放“积分存折”,引导农户向上向善,提升村民道德素质水平。该村结合乡风文明评议“六个好”内容制定银行积分评定明细,村评分小组采取一季一评,制定红黑榜,通过积分兑换、额外奖励的方式促进乡风文明提升。农户通过互帮互助、参与公益事业等善行获得更多积分,最终将农户得分存入该户道德银行存折中,用于兑换商品,达到“信用变金”的效果。胡某某去年多次因邻里纠纷、个人低保诉求到镇里和县里反应。在村两委耐心宣传下,胡某某主动向上向善,并于今年6月21日勇救郭溪组80岁落水老人胡某某,在该村“道德银行”积分评定中,一次性获得200道德积分奖励。
新安镇
案例7:高塘村
高塘村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以来,积极向村民宣传政策,营造宣传氛围,引导农户主动参与乡村治理,通过村民自治守护一河碧水。高塘村秉承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科学治水护鱼,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乡村治理的大文章,绘就清水长流、鱼跃欢腾、产业振兴的答卷。高塘村在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之前只靠镇干部和两支固定的护鱼队展开护鱼工作,护鱼盲区多,效果不佳,河道里经常出现垃圾,影响美观。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之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美丽乡村建成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保护好”进行多次的讨论,结合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要求,统一思想,将“村内‘全域禁渔’,禁止任何方式捕鱼,违者处于罚没生态补偿金”写入村规民约,同时,村内成立以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组成的义务志愿护鱼队,对全流域进行常态化护鱼和河道巡查,形成了良好生态屏障。特别是在乡风文明评议开展之后,高塘村的村民自发地加入到护鱼队伍中,在晚上散步时都选择沿河多走几圈,看看河里是否有人钓鱼,还有的村民半夜都不忘出来巡逻。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下,如今的高塘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不仅看着舒适,村民喝的更加放心。
案例8:龙源村
新安镇龙源村党支部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加大银企对接力度,积极探索“党建+信用”模式,盘活做大村集体经济。龙源村2021年村集体经济只有50万元,今年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后,截止11月底,龙源村村集体经济已达到101万元,加速推进了乡村振兴进程。龙源村有一个3200亩的村林场,因矛盾纠纷严重已闲置多年,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开展以来,龙源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化解纠纷,主动联系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现在,村林场已盘活,可以连续运作20年,每年可直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以上。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