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11月3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今天的《好山好水出好茶》系列报道,我们来了解祁门红茶。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近年来,祁门县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的完善和传承,深入实施祁红产业振兴计划,让祁门香香飘世界。
这是在中国祁红科技博览园,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王昶正在向祁门红茶从业人员演示、传授祁门红茶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遗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祁门红茶协会会长王昶:我们协会每年都要定期举办这样的茶叶技能传承活动,针对制茶工艺的重点难点,培训和演示相结合,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把这项非遗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市级非遗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汪家生:通过这样一个培训,我们对这项非遗技艺的一些要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更好的控制茶叶品质,提升红茶香气。
祁门产茶历史悠久,可远溯至南北朝时期。1876年,祁门红茶创制成功,一经问世,即以其超凡出众的品质蜚声中外。1915年,祁红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斩获金奖。
传统的祁门红茶是手工制作,其质量取决于制作工夫。祁红制作技艺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部分,制成的祁红色泽乌润,条索紧细,锋尖秀丽,冲泡时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
国家级非遗项目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祁门红茶协会会长王昶:祁红最具魅力的是它的香气,国内外茶师称它为花果香、蜜糖香,尤其它其中赋予了兰花香,香气特别持久,所以过去专家评的时候,无法定位它的香气,就叫它“祁门香”,祁红也因此而名列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
2008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当地政府和祁门红茶协会专门制定发展规划,通过举办祁门红茶茶王赛等多种措施,振兴和弘扬传统的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目前,各级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已有100人。
祁门县祁红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余锦章: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完善,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祁门红茶的品质,祁门红茶的品牌价值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22,祁门县年产祁门红茶7300多吨,综合产值超50亿元。近五年来,受益于非遗制茶技艺的传承和推广,以30%产量的增长实现了综合产值的翻倍。
编辑:洪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