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中国旅游日】徐霞客时代的黄山

2022年05月19日 10:16:27 来源:黄山风景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编者按:

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感悟中华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在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感受一下祖国山川的人文之美,是一件惬意的事。从东汉陈业遁隐黄山开始,无数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许多经典的诗章。大诗人李白登上黄山白鹅岭,恋恋不舍地写下“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感叹美丽黄山的千古风情。旅行家徐霞客攀援而上,一览盛景,更以豪情万丈的语气赞颂“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些美好的诗文留存在黄山的记忆里,成为黄山“五胜”里的珍宝。在徐霞客首次游黄山406年后的今天,我们特别推荐王国银的文章《徐霞客时代的黄山》,用一种回溯的角度,带您从历史走来,跟着徐霞客来看一看黄山,神游八百里奇妙的仙境。


徐霞客1616、1618年两次登临黄山,写下两篇游记,特别是晚年发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赞叹,成为当今黄山最有影响力的宣传广告。406年过去了,回望徐霞客时代的黄山,与今日黄山作一比较,也许我们能够从中收获什么。

图片

徐霞客神游黄山图

明朝从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开国,到明神宗朱诩钧,已经历13个皇帝,进入后期。神宗万历48年时间,前10年年幼未执政,主要由大学士辅助处理政事,朝廷更张祖制,改革除弊,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神宗20岁时,张居正去世后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发动“万历三大征”,巩固了疆土,社会大势基本稳定。后期因和文官集团的矛盾而罢朝近30年,但没有明显影响政务处置。在这一时期内,江南一带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全国和经济总量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作为全国第一大商帮——黄山脚下的徽商已经有很大影响力,富甲天下,且继续呈上升势头。有了宽松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作前提,徐霞客的黄山旅游才有可能。

黄山在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六年(747)改名后,李白、贾岛、杜荀鹤等大诗人相继游览,并赋诗传世。此时黄山就有三十二峰之说。宋朝景祐年间,祥符寺住持行明将收藏的无名氏所撰《黄山图经》刻印成书,比较全面介绍了黄山的山峰、溪流等,有经有图,并辑录唐宋明贤题咏。南宋和明初,文人雅士集聚江南,不乏名人大家到黄山游历,写诗赋词,传颂四方。在徐霞客到黄山来之前,就有两人为游览者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其一是普门。普门是当时的名僧,在游历众多名山大川、遍访名师之后,于1606年来到黄山,创建法海禅院,并于1610年进京,获得神宗皇帝赐寺额“护国慈光寺”,李太后、王皇后还赐予建寺银两。普门回黄山之后,募集民工修建道路,建设寺庙,吃住行等游览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其二是潘之恒,他是歙县人,地理学家、诗人,居黄山40年,能够详细介绍、评介各景点的地形特点、历史沿革、人文掌故,而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凡有游人来山,他都热情接待,陪同讲解。徐霞客首登黄山时,潘氏编撰的140卷《黄海》一书边写边刻,从1608年开始已经刻写8年,虽然尚未全部完成,但应该能够见到该书,对黄山有一个比较详尽的了解。有了这个“攻略”,再加上潘氏这个优秀的“导游”,游览黄山就不成问题了。

图片

周流俊书徐霞客游记片段

那么,与现在相比,徐霞客游览时黄山具体状况如何呢?

从气候环境来看,到了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后一次冰河时期结束后,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就基本稳定。但从近年来情况看,黄山地区的气候环境与400年前相比,有明显变化。1616年2月黄山齐腰深的大雪,三个月不能融化,近百年来已经没有出现过;400年前黄山空气非常洁净,现在或多或少受到雾霾和酸雨的侵袭;历史上黄山大山深处,野生动物很多,其中不乏华南虎大型哺乳类动物,现在早已灭绝。

从道路交通来看,黄山在明朝以前就有雏形,主要包括四条道路。从汤口到温泉经慈光阁、玉屏楼至天海;从苦竹溪经云谷寺、白砂岭、白鹅岭、狮子林到天海;从辅村经芙蓉岭、松谷庵、十八道弯到北海;从焦村经钓桥庵、汤岭关到温泉。1616年徐霞客到黄山时,正值普门和尚修缮前山道路,一乘和尚整修后山道路之时。当时的游道已经有一定的铺装,局部还进行了开凿,只是多数地段不够规整。现在从西大门小岭脚至钓桥庵、三口夫子山至神仙洞地段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古道。徐霞客在攀登人字瀑处的罗汉级时,有具体描述,这是黄山现存最早相对完好的古道之一,该古道直至清末才改道。与明万历年相比,现在黄山的交通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非常方便游人观光游览。

从景点开发来看,宋朝以后黄山三十六峰(即目前所说三十六大峰)已经成名,如天都峰、莲花峰、狮子峰、翠微峰等,只是少数山峰与现在的位置不一定相同。大部分著名景点也已经开发,如徐霞客首登黄山看到的始信峰接引崖、仙人榜、达摩面壁、海螺石、百步云梯等。但与现在相比,还有不少景点当时没有修建游道,如天都峰、莲花峰,更没有现在的护栏、观景平台等设施。还有一些景点当时有名但现在已经失传,如徐霞客所述天窗、僧坐石、秃颅朝天等,可能是所走线路与现在不一致等原因造成。

图片

徐霞客登山线路图

从古树名木来看,徐霞客游记中明确记载的古树名木有两棵,其一是扰龙松,其二是接引松。这两棵松树都在古代黄山九大名松、十七大名松之列。实际上当时的成名松树与现在相比有天壤之别,对照现在的十大名松,剔除这两棵之外,其他已经完全变更。有些是古代有的,现在已经没有了,如美人松、耕耘松等;有些是古代有的,现在还有,但不是当年的那棵了,如卧龙松、蒲团松等。后者更多一些。就是徐霞客所说扰龙松,现在虽然存在,但已不是原来的,而是2004年移植的,现在称之为梦笔生花。唯一尚存的是接引松,但由于其树形太小,也很难拍摄,所以现今知名度不高。如果徐霞客现在还活着,我们愿意请他再登黄山,续写一篇游记,不知他面对现在如此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会作何感想,有何表述。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