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题为“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 ”,旨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切实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加快打造“五个之城”、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奋斗目标,不断增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市科协会同市广电台在“黄山广电台”微信公众号开设“科技工作者风采”专栏,集中宣传展示获得2022 年“黄山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的10名科技工作者。
今天推送第一篇
查道鑫:探索、突破、前行!
查道鑫,2010年,黄山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浙江理工大学攻读硕士。2014年以来,一直专注于聚酰亚胺材料的实验室研发,2017年成立黄山金石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攻坚克难,只为造出“争气棒”
2013年,一次偶然机会,查道鑫得知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聚酰亚胺棒材被誉为“塑料黄金”,他顿感震惊。回来后,认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芯片制造、核工业等领域,被称为“解决问题的能手”。
查道鑫:“当时,国外在这种材料核心技术上对我国‘卡脖子’,国内同类材料存在稳定性不足、不能规模化生产等短板。我就想,我们自己能不能造出这种‘争气棒’呢?”
2014年3月,查道鑫毅然辞去杭州的高薪工作,回到黄山,开始漫长的自费科研道路。
两年间,没有工资收入,还举债投入40多万元的科研材料和设备。面对身边许多人的不解,查道鑫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有时半夜灵感来了,便一头钻进实验室,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
2016年,查道鑫带着初试样品,组建了4人团队,边研发边转化技术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成功研发出多款产品,顺利成立黄山金石木塑料科技公司。
科技引领 一路向前从租赁厂房试生产起步,到逐渐做大做强,直至有了自己的新厂区。一路走来,查道鑫和他的研发团队凭着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吃苦耐劳的毅力,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几年时间,查道鑫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厂的迈进。从出品不稳定到年产十几吨、客户遍布国内外,每年都有新突破。
随着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市场逐渐打开,“新机遇”与“新挑战”也随之而来,2021年一款“条形导向环”产品就是不小的挑战。
查道鑫:“产品主要运用在飞机发动机里,国内基本没有企业能做,当时我们觉得必须要做。于是很快组建了团队来攻克难题,前后大概花了半年时间,产品的各项指标都进行了提升。当产品呈现到客户面前时,客户非常满意。”
近年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与香港科技大学、黄山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洛阳轴承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横向课题研发。公司研发生产的热固性聚酰亚胺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机器人、等离子切割等领域,强度、韧性和可机械加工性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查道鑫:“公司‘年产1000吨聚酰亚胺(A-PI)树脂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全面达产后将实现高性能热固性聚酰亚胺材料国产化替代和自主生产能力,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目前,公司拥有4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同时有4项发明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进入实审阶段,成功注册JSM-PI商标权,并制定15项企业标准。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等荣誉。
向上探索 未来可期
2021年,对查道鑫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公司产值达到3000万元,位于徽州区循环经济园区的20亩新厂区建成投入使用,助力企业产能从十几吨到三百吨的跨越式发展。
查道鑫:“我们在新厂区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尤其是资金短缺问题。市委组织部作为‘四送一服’定点帮扶单位。积极帮助我们协调银行,让我们争取到了人才贷,解决了燃眉之急。黄山市良好的营商环境也让我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大信心。
2022年,公司计划推进1000吨聚酰亚胺自动化和清洁化生产升级改造,谋求标准化和高端化。另一方面,新建聚酰亚胺型材加工项目,扩大产值和规模,产值力争突破5000万元。
查道鑫:“接下来,希望我们的产品能越做越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记 者:程 蕾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