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小满过后,沿新安江溯水而下,三潭枇杷核心产区,处处枇杷香,产销分外忙。侧耳倾听,一曲动听的公益助农“枇杷曲”正在奏响……
“味道真不错!”5月23日下午5时许,歙县深渡镇棉溪村枇杷种植户姚国毅驾驶满载枇杷的车直达黄山日报社楼下,不少市民领到自己订购的爱心枇杷后忍不住第一时间尝鲜。
姚国毅家共有7亩枇杷,约有2000多棵枇杷树。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家人一度很是担心鲜果卖不出。没承想,黄山日报“帮帮忙”志愿服务队携手“走吧”志愿服务队,很快就帮他卖出150多件。他自家的枇杷不愁卖,还帮村里其他果农代销了不少。
初夏五月间,满山枇杷黄。据了解,歙县三潭枇杷总面积共有2万亩,品种20多个。一般年份产量超过5000吨,今年丰产,可达8000吨。枇杷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然而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三潭枇杷却面临丰产滞销的风险。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疫情之下的枇杷产销工作,一直将果农增收牵挂心头。半个月前,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勇赴歙县调研,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枇杷销售工作,注重品牌宣传和精准营销,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一定要把今年的枇杷卖掉、卖好,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号召社会各界爱心助力,努力促进果农枇杷产销两旺。
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是当地农民的“黄金果”“致富果”。而如何把三潭枇杷卖出去,也成了市内外很多人的牵挂。5月9日,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报社“帮帮忙”发出“品三潭枇杷,献一分爱心”倡议,携手“走吧”志愿服务队,通过微信爱心跟帖的形式为果农带货,为三潭枇杷销售尽一分心,出一分力。与此同时,政府单位、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共助三潭枇杷销售。5月11日,黄山交通旅游广播通过全天候节目宣传,邀请嘉宾做客直播室,开展助农增收现场直播活动等,推介“三潭枇杷”。并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多渠道宣传三潭枇杷的好品质,引领夏令水果品鉴时尚,营造三潭枇杷购销热度;同时联系各地各单位、爱心企业、各协会(商会)及社会各界积极订购三潭枇杷,携手果农渡过难关。5月13日,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商联集中开展市内枇杷鲜果消费帮扶活动。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驻黄单位工会会员、职工集中采购歙县生产的枇杷鲜果,各区县、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以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集中消费帮扶活动。
除了线下助农,不少公益助农主播走进枇杷林助力销售。歙县助农主播仰时威和他的团队组建了一支爱心直播团队,通过线上直播,打开销售渠道,目前销售超过1000单;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主题推文,公益助农卖枇杷。截至目前,已累计在线销售三潭枇杷近千箱……
短短半个月,各路爱心,纷纷抵达。依托旅游惠民政策、政商企消费认购、枇杷园体验采摘等系列举措,借助线上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我市顺利搭建起产销运对接合作平台。5月23日,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和歙县有关部门了解到,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歙县累计销售枇杷821038公斤,其中全市消费帮扶达15万多公斤。
一江新安水,万重枇杷山。三潭枇杷销售,牵挂众人心。市内外迅速掀起公益助农“枇杷行”,高奏富农“枇杷曲”,拓宽了果农的销售渠道,缓解了鲜果滞销问题,助力果农增产又增收,进一步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中奏出了动人的黄山乐章。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