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汪甜甜家庭:传承质朴家风 践行“同聚”初心

2022年05月19日 15:40:35 来源:黄山新闻网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汪甜甜和潘桂森夫妇相识相伴22年,育有一子一女,二人白手起家,携手奋斗!潘桂森一门心思创业在外,汪甜甜全力做好配合工作,坚持着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照顾好家庭、安排好公司事务,孝顺长辈,尽力哺育陪伴儿女。一家人用行动传承了父辈们质朴的家风,践行了作为共产党员的“同聚”初心。


百善孝为先,言传身教传承质朴家风

汪甜甜出生于一个“只见青山不见田”的贫困山区祁门县祁红乡月山下村,很多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汪甜甜爷爷是村里生产队队长,为人正直,对工作安排顾全大局、不揉沙子;在子女教育上也从不偏心、严爱有加,要求他们自强自立,诚实正直。汪甜甜父亲就十分看重对子女的教育,从未因为是女儿而让她放弃学业,一心赚钱培养她读书,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正是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汪甜甜靠读书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百善孝为先”,长大后的汪甜甜从未忘记父母的恩情。逢年过节,她总是提前为父母和婆家备好双份年货,按其所好为妈妈和婆婆买礼物。虽然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但平日里再忙,汪甜甜也不忘给父亲发个短信和视频,关心他们的身体情况,对父母发来的信息,从无遗漏,必定条条回复。

从小到大,父母对汪甜甜的关爱和严格要求,让她成长得愈发优秀,如今,公司发展日渐走上正轨,汪甜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每天哺育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是汪甜甜的必修课,她用心教导儿子要做个善良、品行端正的孩子。儿子潘昊权正在读初一,学习刻苦,勤俭节约,从不追求名牌,更不与同学攀比,衣服旧了也不舍得扔掉,留着在家做家务时继续穿。在汪甜甜眼里,儿子潘昊权还是个暖心、热心的小男孩。看到父母忙于工作没有吃饭时,他会悄悄煮好泡面送上;在学校,看到同学的奶奶因为摔伤不能接送上学,潘昊权会主动邀请同学回家,同自己一起吃住。

孝敬长辈、关爱子女,与丈夫携手并进打拼事业,汪甜甜靠着自己的智慧,将平淡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到超市、菜市场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每天做饭根据一家人的食量来配制饭菜,尽量少剩饭菜,刚开始家人对她的这种节俭方式不是很理解,认为家里虽不是特别富裕,但是吃穿还是没什么大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汪甜甜没有因此改变,一直坚持,慢慢地她的这种节约习惯也影响到了家里的每个人,出门时大家都会互相提醒,电源关了没?出远门带水杯了吗?不用刻意去做,勤俭节约已经成为汪甜甜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汪甜甜认为,父母给她传承的最好家风,就是做一个充满“正气”的人,既要勤劳刻苦、勤俭节约、努力上进,又要知恩图报、助人为乐。

2019年,汪甜甜和丈夫将二宝取名为“潘正心”,寓意为人品要正,不忘初心。



携手共创业,诚信经营铸就品牌力量

上世纪90年代末,汪甜甜夫妇从黄山卫校医师专业毕业以后,先后在市医院、中医院实习、工作。可是医院的工作让他们感觉自己再次被困入了“大山”,于是他们不顾家人的反对,弃医从商,加入一家旅行社做业务员。凭借一腔干劲,潘桂森走南闯北在全国各地跑业务,跟当地的旅行社谈合作,汪甜甜则在黄山负责对接业务,完成签单。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时间,他们收购了一家旅行社,还成立了旅游公司,业务量做到了位居全市前列,一步步壮大事业。2010年,屯溪老街业态转型升级,汪甜甜夫妇以此为契机,从旅游行业跨界进军餐饮行业,在老街开了一家200多平方米的餐厅,2012年创办了“同聚楼”品牌,目前已有“同聚楼”餐饮连锁酒店5家。“努力做好人,把人做好;努力做好事,把事做好。”这是汪甜甜夫妇一直追求的目标。

潘桂森的父亲原是歙县璜田乡胡埠口村小学的一名老师,因为家庭原因,放弃了讲台,开了一家杂货店,生活在大山中,出行是靠走山路,靠肩挑背磨运物品,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每次父亲去城里批发货物,村里人都会请他帮忙从城里购买化肥、电风扇等生活物品,但父亲按实价收取费用,从不赚取差价,取得村民的信任,父亲从小教育潘桂森“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从事餐饮行业9年来,汪甜甜夫妇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的理念,把食品安全、饭菜品质视为自己的生命线。他们对每个店的菜品品质严格要求,坚持每餐原料验货,铁面无私,不符合标准的原料坚决退换货,优先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大品牌供应商供货。有一次,一位长期供货的供应商找到潘桂森,说有一批臭鳜鱼以低于批发的价格出货,鉴于长期合作的经验潘桂森觉得蹊跷,决定亲自验货,这一看,才发现,这批臭鳜鱼腌制时间过长,鱼肉已经变质,于是果断地拒绝,并义正言辞地对供应商说,如果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将终止与其合作。渐渐地在餐饮行业中,他们诚信经营的口碑也在供货商中传扬开来。在对供应商高要求的同时,汪甜甜夫妇定在每月25号结算货款,从不拖欠供应商,保证供货上游单位的正常运转。



公益不停歇,伉俪践行“同聚”初心

“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更上一层楼”,这是“同聚楼”品牌的核心价值。多年来,汪甜甜夫妇始终践行“同聚”的初心,将公益与事业并驾齐驱。他们夫妻始终不忘党员初心,成立同聚志愿服务队,将公益事业常态化,积极助力脱贫攻坚事业,先后与休宁榆村乡、歙县长陔乡、璜尖乡等地签订“农企对接”精准扶贫合作书,为家乡贫困地区提供可靠的销售渠道,开设绿色通道收购农产品。目前,街源片区的火腿和笋干70%以上都由汪甜甜夫妻收购,并不惜承担高成本的运输费,收购农户家中最普遍的蔬菜、花生、冬瓜等食材,帮助农户增加收入,同时,地道的天然农产品也保证了餐饮原材料的品质,实现了“农企”共赢。

汪甜甜的父亲是一名机修工人,也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有着一手维修家电的绝活。平日里,谁家有事找他,肯定“一叫一个准”。父亲的“热心肠”在她心里埋下了善的种子,耳濡目染下,汪甜甜完美继承了父亲的“热心肠”,如今事业做大做强了,她从未忘记父亲“做好事、行善举”的嘱咐,帮助他人的心也从未变过。公司成立以来,夫妇二人便将帮扶困难群体作为生活的常态,在端午、六一、中秋等节点,亲自带队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环卫工、福利院儿童、困难老党员等,周末时,汪甜甜还会带着儿子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实现愿望。

除了帮扶困难群体,汪甜甜夫妇还在公司建立了爱心基金账户,先后帮助身患尿毒症的厨房员工、患眼角膜脱落症员工的父亲等筹集善款,累计帮助员工爱心资金达15万余元。“公益不是作秀,是要为困难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温暖。”汪甜甜认为,只有自己亲身带头实践,公司里的党员和志愿者才能重视起来。截至目前,汪甜甜夫妇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超过100万元。

2020年,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给企业造成了数百万元的损失,但汪甜甜夫妇却在这关键时刻担起了社会责任。学医出身的夫妇二人更能了解到医护人员的付出和不易,虽然不能在一线抗疫,但也要尽一份力,用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汪甜甜和丈夫不谋而合,当即决定以最快速度组建起一支由企业党员、管理人员等20人组成的“同聚食业爱心小分队”和“同聚党员抗疫突击队”,主动联系黄山市红十字会,向市医院、街道社区等单位提供免费送餐服务,共送出6000余份爱心餐。此外,在全市防护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夫妇二人通过多层渠道,从外地采购2万余只一次性口罩,分别向市住建局、市人民医院、荷花池派出所等单位进行爱心捐赠,总计捐赠资金达25万余元。2020年7月7日歙县洪灾,市文明办发布招募志愿者公告,汪甜甜夫妇第一时间报名,得知志愿者顾不上吃饭或只吃方便面,他们便产生给志愿者送“爱心餐”的念头,三天送餐计600份,组织20名公司员工参加歙县清淤行动,力所能及为防洪救灾出一份力。

为倡导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尊重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汪甜甜夫妇积极响应政府倡议,在酒店前台、餐桌、大厅显著位置张贴“光盘行动”公益广告和宣传牌,每个餐桌上配备明显差异的“公筷公勺”公用餐具,主动引导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取餐。

为了给食客提供良好的光盘体验,他们在餐饮店内增加了菜品的各类,为食客提供“小份”“半份”菜,让客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还率先在5家酒店组织成立了文明餐桌志愿服务队,在开餐前引导宾客适量点菜,在餐后主动提醒宾客剩菜打包,这一举动,让顾客暖心又温馨。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