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黄益军,黄山市地方海事(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黄山市第六届先进工作者。30多年来一直扎根基层,见证着水运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客船的更新换代、黄山海事港航事业的发展,13000多个日夜,他始终立足岗位、默默奉献,始终恪守职责,兢兢业业,用青春和汗水在叙述一个基层守护人的风采。
敢于求索,练就过硬本领。
1983年,黄益军从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参加工作之初,他就想成为一名业务过硬的航运人。黄益军学历不高,但肯学,看到自己和老职工的差距,就拿起书本认真学、反复学、扎实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他就成了单位里面最年轻的业务骨干。在成为歙县海事处的负责人后,他意识到搞好工作关键的一点就是带好自己的团队,每周的集中学习雷打不动,紧抓各项制度的建立,不断提升班子成员素质、思想政治水平和防腐能力。歙县海事处每天的台账,总是记得清清爽爽,让各级检查组的人看得频频点头。对于工作的事情,黄益军也事事走在前面,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给别人。
勇于担当,托起安全之舟。
歙县深渡作为皖浙两省水路陆路中转的码头,也是当年徽商经水路外出的重要河埠要镇,流经歙县境内涉及9个乡镇,有31个渡口、26艘渡船、30艘游船,每年的居民出行和旅客流量最高时超过百万人次。每年节假日、春运、汛期等重点时段,黄益军和同事们都主动放弃休假,安全监管到码头,服务到船头。尤其是在汛期,遇到台风大雨的时候,他带领同事们用海事艇义务接送上下学的学生,给沿江百姓和学校赠送救生衣。三十多年来,他和同事们走遍了沿江乡镇的每一个角落,踏过村镇的每一处山头,用实际行动诠释水上卫士的责任和担当。
践行使命,守护一江清水。
新安江是安徽省三大水系之一,是钱塘江、富春江、千岛湖的源头水,是皖浙两省共同的母亲河。船舶污水作为新安江水域的一项潜在污染源,“零排放”是最终目标,最彻底、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船舶污水收集上岸进行集中处理。
2017年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安江船舶污水上岸工程,黄益军牵头负责此项工作,没有犹豫,没有推诿,义无反顾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新安江水污染防治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项目实施之初,没有专家指导,省内没有参照模式,黄益军就联系浙江淳安港航部门,实地考察、观摩学习先进经验。一班人夜以继日,他们先后对76艘游船,24艘营运货船,14艘客船实施全面改造拆解,在全省率先完成船舶生活污水收集装置改造任务。他们启动污水上岸设备智能化提升工程,增加了船舶定位、污水报警、实时查询统计、在线监管等功能,实现信息联网联控。
2021年,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将新安江流域船舶污水上岸工程写入年度工作报告,并向全省推广工程建设经验。黄益军团队历经五载,积微成著,船舶污水上岸工程从深渡港区拓展至屯溪、太平湖、月潭湖三个港区;水污染防治从源头治理推进至全程监管、联防联控;“零排放”的目标从污水上岸延伸至垃圾回收、绿色岸电,全力打赢了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疫”线奋战,筑牢坚实屏障。
2020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亿万脚步停滞,黄山虽是低风险区,但防疫形势依然严峻,2020年6月黄益军从歙县海事分中心调动至市海事中心工作,分管负责疫情防控工作,他带领海事干部职工积极行动,督促落实各水运企业、渡口的防控工作,在各个客渡运码头启动体温监控检测机制,通过宣传科学防控疫情知识、设置隔离观察室,提醒来往旅客佩戴口罩等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2022年春节假期,黄山海事积极组织志愿者投身高铁北站疫情防控工作,为全体旅客春运返乡返程“保驾护航”。黄益军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参加高铁北站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组长在高铁北站值守。从高铁枢纽到道路关口,从黄山火车站到港口码头前,黄益军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硬仗”,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2020年黄益军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以后,他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说“我没觉得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海事工作者,只是不断努力,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