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黄山市广播电视台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目标。紧扣黄山、徽州两个顶流IP,通过推动以创新管理为核心,内容供给侧改革与产业转型发展为两翼的三轮驱动系统性变革为主线,以“微切口、渐进式”创新改革激发媒体新动能,广电台“两个效益”逐年稳步上升,探索出一条中小城市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突围之路。
一、创新管理构建"内容+技术+协同"三维生态圈,打造主流媒体传播新高地。黄山广电台以构建特色化、专业化、开放化的传播矩阵为目标。通过深挖徽州文化基因,打造文旅专业频道,近四年来累计超过40部新闻作品荣获省级以上新闻奖项,依托由总编室牵头,各部门协同配合的指挥调度机制,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的生产流程,建立涵盖“视频-音频-文字-微短剧”的全业态传播矩阵,仅2024年微信、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共有10万+作品74条,单条短视频播放量破千万,自编自导自演微短剧近10部。以打造陶行知红色研学路线为纽带,出版《遇见陶行知:陶行知及其友人徽州教育遗存》等文化产品,建立起覆盖央视、省台、长三角媒体群及“黄衢南饶”“沪苏渝皖”城市群、区县融媒体中心的协作机制,形成“内联外通”的立体化传播网络,让黄山故事突破地理边界,构建起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文旅叙事体系。
二、创新管理重构“激励+培育+共享”人才机制,激发全媒体队伍活力。围绕“精兵简政、减员增效”的总体目标,突破传统体制壁垒,构建“绩效量化-岗位竞争-多维成长”的新型人才生态。推行“重点工作专项联系人制”打通前后台壁垒,锻炼媒体队伍,全台人员从2021年的175人降至目前的146人(截止2025年2月底);实行浮动绩效与量化考评,让采编一线人员薪酬反超管理层,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打破身份界限,聘用优秀编外人才为部门中层,使采编一线骨干占中层干部比例逐年上升;推行“省市区(县)台”三级人才共育计划,通过驻站指导、业务练兵、融媒工作室建设,锻造“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梯队;构建“大通讯员-大V-融媒团队”金字塔型生产体系,以阅读率为指挥棒,激活全台上下内容生产力,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的众创格局。
三、创新管理赋能“文创+营销+治理”产业闭环,构建媒体转型新范式。探索“广电+文旅”双向赋能,跨界融合产业模式。全台经营性收入连续三年突破2000万元大关,上缴税收、上缴财政非税、现金流、职工待遇等指标均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通过鼓励台属企业承接徽州古建、徽菜产业大会等重大活动,主办如黄山首届融·企迎新文艺演出、祁门安茶夜露节等地方性重大活动,打造复合型媒体团队,形成具有广电特色的“标准化-品牌化-媒体化”会展经济营销模式。创新探索“媒体+营销”路径,增加资产性收入,优化收入结构。构建“党支部书记+公司法人”双轨治理企业模式,通过产业论坛、项目会商制实现科学决策,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章立制”的风险防范体系,出台近百项精细化管理细则,并形成制度建设成果汇编。在守正创新中走出媒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黄山路径,为城市形象塑造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双轮驱动的解决方案。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