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休宁县汪村镇大连村查山古村落海拔700多米,位于皖赣交界的高山间,与板桥乡梓坞村、樟前村以及杨源村梓槎组接壤,位于率水支流碜溪河源头,这里群山连绵,山高险峻,10公里长的弯弯曲曲沿山公路与两旁山峦如黛、竹木云雾缭绕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山间,如诗如画。而查山古村落就静卧在这偏僻的深谷之中,十几位留守老人深居此地,仿佛过着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
近日,在大连村党总支书记陪同下,挖掘史记采访组一行,专题采访查山、大连两个古村落在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这里发生的红色故事。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里,查山曾是皖浙赣边区革命根据地活动中心之一,是休婺中心县委所在地,也是新四军皖浙赣支队后方基地。由于查山地处偏僻,与石屋坑和梓溪相处较近,群众基础又好,熊兆仁、刘毓标、倪南山、李步新、丁铁牛、陶钢等老一辈革命家经常在查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与查山穷苦人民结下了鱼水之情。并发展了当地几名群众为中共党员,在党组织领导下,查山人民倾其所能开展救护游击队伤病员、保护部队被服厂、为游击队提供粮食等活动。查山人民对子弟兵忠心耿耿,对伤病员亲如兄弟,拥现出许多军拥民,民拥军感染力强的动人故事。
归途中,村支书又带领采访组来到大连行政村。由于群众基础好,大连村也曾是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地方。1948年12月25日,由熊兆仁率领的游击队来到大连村吴氏宗祠(崇睦堂),召开了皖浙赣等地三个工委联席会议,着重讨论决定三个工委所辖的游击区合并成立皖浙赣大工委。大工委的成立对巩固现有根据地、开辟新区,以及解放周边县城都具有战略意义。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