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举措新路径,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创新打造基层治理“党建+”模式,大力实施“一中心一张网”网格化治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积极推进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提升村干部队伍综合素养、发展乡村产业等,全力打造高效便民、共治共享、乡风文明、环境宜居、产业发展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党建+”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一是强化基层治理机制,加快完善村级综治中心建设,实施“综治中心+”工作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指挥中枢。以“一长一员”(一个网格设置一个网格长一个网格员)模式组建网格队伍,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全覆盖成立功能性网格党小组,打造“党小组+网格员”基层治理格局,划分网格44个,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二是完善组织阵地建设。为确保村级组织阵地建设顺利推进,按照“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工作路线,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村级办公场所功能,根据卫生、文化、计生、治安等服务职能,细化服务项目,开展“一站式”服务,积极配套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文化墙、公示栏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村级阵地综合服务功能。健全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体系,通过召开村民小组大会、板凳议事会20余次,召集村民集体协商议事、决事、办事,引导村民广泛参与乡村项目建设、环境整治等,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组事务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村级共管共治、共建共享。
“党建+”助力干部队伍有力有为。一是配强村级队伍,以选优配强村“两委”为契机,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配优10余名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班子,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目标,使村级班子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有效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二是训强干部队伍,结合党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平台,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形式,通过“线上+线下”“集中+自学”“理论+实践”的方式,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重点了解各村培训需求,广泛征求村干部意见,量身定制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基层治理等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实现“按需点单”。今年以来,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10余场次,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宣讲2场次,开展村干部队伍业务培训6次,覆盖村干部60余人次,以全面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雁阵效应”。
“党建+”推进特色产业高速发展。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为乡村发展提质赋能,以皖赣特委会旧址、舍会山红色大讲堂等红色革命遗址为串联,高标准推进永胜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截至目前,共实施相关项目17个,整合各类资金共计 856.5万元,其中:2023年累计接待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89批次,3200余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并获得省市县各级媒体宣传报道,舍会山红色文旅品牌初步显现。盘活绿色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祁红村利用地理优势种植万亩油茶林,设计推出祁印红品牌山茶油,现已完成厂房建设机器安装、许可证批复,并成功投入使用。通过低产油茶林改造,将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用于流转油茶林200余亩,成功进行低产低效改造试点。祁源村聚焦绿色防控,打造绿色生态茶园,累计修复300亩生态示范茶园,发展智慧茶园40亩,有效提升茶叶品质,带动茶农增收。通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持续投入到祁源塘坑源茶厂、祁源第七茶厂,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干茶茶叶总产量约为340吨,总产值约为5070万元。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