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探寻合肥向“新”而行“源代码”

2025年04月23日 14:36:44 来源:合肥日报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4月21日~22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调研式集中采访团走进合肥。记者深入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等地,探寻合肥向“新”而行的“源代码”。

坚持“长期主义”

日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刊登文章,全球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用于癌症检测的细胞级荧光导引成像技术,首次让外科医生在术中实时捕捉到细胞级图像。

这一技术就来自于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树突精密”)自主研发的细胞级荧光导引技术。

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劲宇告诉记者,他们团队的研发始终着眼于“长期主义”,遇到秉持相同理念的合肥,真的是很幸运。

说起曾经面临的巨大考验,树突精密CEO沈来全的思绪一下子拉回从前。

彼时,公司曾因持续投入产品研发及临床试验,一度面临资金周转压力。得知这一情况后,合肥市通过政策嫁接、资源导入、管理赋能等助力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银行依托“贷投批量联动”服务机制,联合多家投资机构,提供了8000万元资金支持,通过“股权+债权”组合方案,有效填补了公司“研发-市场”转化期的资金缺口。

如今的合肥,一直在引导投融资机构要秉持“长期主义”,不紧盯企业的营收等数据,而是综合考量,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长远的发展预期上。

目前,树突精密率先开发的以针式显微镜为基础的术中手持显微镜EndoSCell®(安刀),已在华山医院、华西医院、协和医院等国内头部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自2023年以来,已累计完成2000余台手术,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为以科研起家的硬科技团队,我们希望公司产品能被全球认可,更期待它能为患者减少病痛折磨。”沈来全说。

打造超级算力

近段时间,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古月有些忙碌,除了和量子领域相关企业保持密切接洽外,还与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内的多所全国高校科研团队时刻保持着线上沟通。

这一切,都由合肥先进计算中心的“巢湖明月”所连接。

踏入“巢湖明月”核心区域,一座长、宽、高均十余米的淡蓝色玻璃立方体格外引人注目。在其内部,1500台先进算力服务器整齐排列,数万张GPU卡有序运转。

超级计算机究竟有多“超级”?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井梅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这台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能力1.2亿亿次,若用人的工作量替代,如果每人每秒能做一次计算,全国14亿多人要将近100天才能完成。

2024年,合肥市打造巢湖明月-合肥量超融合计算中心,作为全国首个实体化部署的量子计算和超级计算融合中心,它拥有“180+”量子比特超导技术路线和12量子比特离子阱技术路线量子计算资源。

全国最全多元性,国产化单一算力集群规模最大……有了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的整体算力水平,接下来意欲何为?

王古月表示,未来不仅将在生物医药、金融、气象三大领域打造示范性应用,还将与新能源车企合作,利用量子并行计算优化电池材料模拟流程,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如今的合肥,量子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83家、居全国首位。

人工智能产业,累计建成智能算力规模超7100P,算力总体规模居全国前列,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813家。正如王古月所期待的那样,“量超融合的终极目标,是让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无声地成为支撑千行百业的牢固基石。”

编辑:吴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