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7月29日上午,歙县街口镇三港村海拔678米的蜿蜒山道上,浸透汗水的红马甲顶着近36℃高温,将30斤生活物资送达高山片区独居老人余春海家中。这场由深夜求助电话引发的“背篓行动”,成为该镇“网格大遍访 网事一口清”专项行动的生动实践。
“小王,家里油盐断了,腿脚实在下不了山……”7月28日晚,余春海通过网格员电话发出求助。依据专项行动响应机制,八号组网格员王世坊立即启动“15分钟应急程序”,联村领导潘楷龙得知后,连夜组织人员赴超市对所需物资进行代购。次日清晨,蔬菜、食用油及调味料、牙膏等12件生活用品装入特制背篓。
上午9时,两人顶着烈日沿“之”字形山道向山而行。潘楷龙与王世坊每30分钟交替背负,红马甲后背的汗渍由浅红渐变为暗红。行至海拔400米处,两人用枯树枝作支撑,经多次轮换后,于11时完成送达。“真没想到昨晚打的电话,今天你们顶着这么热的天气就送来了!”余春海接过物资连声道谢。
此次行动是街口镇深化网格治理的典型缩影。该镇通过划分57个网格,构建“三级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双队伍体系,严格执行“走访必带本、诉求必记录、办结必反馈”三必工作法。数据显示,自7月1日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完成常住人口走访70%,为群众提供代购物资、送医送药等服务75次,办结率100%,满意度达98.7%。
“我们要让每个网格都成为民生服务的神经末梢,让制度转化为温度。”该镇主要领导表示。从深夜电话到高山送达,街口镇用最传统的背篓和最现代的网格管理,在皖南山区间架起民生连心桥。
编辑:叶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