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2021年我市四项教育民生工程计划投入资金为22578.09万元。其中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工程计划投入2548.64万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计划投入15688.5万元,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教师培训计划投入364.35万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投入3976.6万元。
一、学前教育促进。围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解决好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难以满足需求问题,通过在全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开展幼儿资助和幼师培训,促进学前教育快速发展。2021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资助幼儿1514人次,培训幼儿教师469人次。
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的原则,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5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50元,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每生每年6000元。免费提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和免费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提供正版学生字典。国家免费教科书补助基本标准为:小学生均每年90元、初中生均每年180元,小学一年级字典14元/年·人。 补助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基本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补助基本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巩固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支持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建立城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原非贫困县(区)50%的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建设。建设支持远程互动和本地互动的智慧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建设支持智能推送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智慧学习系统,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提供开放式平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2021年,计划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补助学校公用经费学生数108434人,向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学生数108434人,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7811人,维修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建设原非贫困县(区)50%的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92 个。
三、中小学及中职学校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不断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本领,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培训:面向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综合运用“实训基地+企业实践+在岗研修”“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返岗实践”“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名校观摩”“任务驱动+集中研讨+观摩实践”等培训模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中职教师队伍。
2021年,计划组织中小学教师、校长2659人次,中职教师80人次分层分类参加培训,提高中职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
四、中职学校国家奖学金: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我市按照精准资助的原则,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分档资助,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不同分为三档,各档的资助标准分别为1000元、2000元和3000元每生每年。中职学校免学费:补助对在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含戏曲表演专业学生,艺术类其他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经批准的学费标准高于补助的部分,学校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学生收取。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具有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市按照精准资助的原则,对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实行分档资助政策,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不同分为三档,各档的资助标准分别为1000元、2000元和3000元每生每年,并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最高档资助。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对普通高中在籍在校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除学杂费,免学杂费标准按照市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财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学费标准执行(不含住宿费)。2021年,进一步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计划奖励中职国家奖学金17人,发放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1301人,补助中职学校免学费9852人,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236人,补助普通高中免学杂费748人,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