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记者:双职工家庭在开展家庭教育上面临哪些问题?
柏雪梅:家庭教育更多是一种情感教育,是父母对孩子情感上的抚慰、思想上的引导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育,注重的是日常陪伴中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然而,双职工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的交流不够,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关注不充分,难以对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思想引导和教育。再加上有些家长经常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人生经验去要求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景去学习、去做事,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耐心和意愿,长此以往,父母和子女之间感情基础和信赖关系难免淡化,情感教育更是无从谈起,甚至会导致诸多家庭问题,不利于家庭和睦和子女成长。
郑燕: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抚养子女方面,绝大部分家庭不缺经济保障,缺乏的是充分的亲子互动和情感交流,而这些正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双职工家庭因为父母都要忙于工作,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自然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也会增加家庭教育的难度。有的双职工家庭把老人请来照顾孩子,但因为老人教育理念落后、方式方法欠妥,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最终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家庭良好发展。
记者:家庭教育相关社会服务机构的涌现,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了一定便利。选择社会化服务应注意哪些问题?
柏雪梅:社会化服务力量的出现,为很多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大帮助,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能够减轻双职工父母教育孩子的压力。不过目前行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问题也需注意。首先,社会化服务机构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机构资质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其次,由于很多机构专业化水平较低,在实施教育时存在主题碎片化、活动缺乏序列性的问题,无法按照孩子的成长年龄及心理发展顺序进行系统化施教,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最后,选择社会化服务对于个别家庭也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双职工父母普遍经济压力较大,生活中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式难题,加上一些社会服务机构收费高昂,由此造成的经济负担也在不断困扰着部分家庭。
郑燕:花钱购买家庭教育服务已经成为很多双职工家庭的选择,但在实际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孩子的安全问题,目前市场上很多托育机构、作业班等多是小作坊式经营,人手不多,管理不够精细,在孩子的生活照料、学习辅导上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家长要尽量选择那些资质完全、管理健全、服务过硬的机构。其次,把孩子交给社会服务机构并不是一交了之,有些家长以为给孩子报个班就完事了,孩子有没有得到细心照顾,则需要家长时时关注。因此,家长要与服务方保持沟通,密切关注孩子动向,要经常了解孩子生活、学习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花钱买到真服务。
记者: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为双职工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提供相关支持和服务?
柏雪梅:今天的家庭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家庭所能承担的工作,而是一个需要细致的社会分工、相关方充分参与的系统工程。做好家庭教育,除了家庭要承担起主体责任,政府、学校和社会都要发挥其相应作用。政府部门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保育、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与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教育、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和组织要为双职工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在学校、街道、社区设立免费作业班、阅读班等,分担双职工家庭教育孩子的压力。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提升家庭教育公共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同时,建立家庭教育行业准入机制、行业规范和监管评估机制,加强家庭教育行业自律和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教育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