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黟县柯国平:上好扶贫“课”

2020年06月19日 09:59:50 来源:黟县教育局

柯国平,黟县柯村学校副校长兼总务主任,2018年4月,他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到省级贫困村湖田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在脱贫攻坚战中,他处处发挥多年教师工作专长,把湖田村当作扶贫工作课堂,细致备好群众课,精准施策上好扶贫课,精心答好“扶贫卷”,驻村两年来为村民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刚开始驻村工作,我非常不适应,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许多事情我真的不清楚。我就从头学,像平时备课一样。”湖田村土地贫瘠,缺水少田,村集体经济薄弱(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缺乏特色主导产业支撑。为了尽快融入村里的扶贫工作,柯国平晚上加班加点学习扶贫工作业务知识,白天隔三差五地深入到田间地头或农户家中,一户一户地完善信息,一户一户核准数据,并与村民拉家常谈谈心,了解村情民意及村民当下的急难愁盼事。密密麻麻的数字、层层叠叠的资料、整整齐齐的档案见证了他的成长和辛苦。就这样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学习和走访后,从洗衣埠到林区作业道,一件件涉及村民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他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哪家有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帮忙。“柯老师,我晚上又可以看电视了,真是太谢谢你了。”  80岁的独居老人家余*梅激动的说。去年,上户的时候得知她家电视放不出节目,柯国平通过检查发现是电缆线被老鼠咬断了,马上电话联系了镇上电信维修人员,在维修人员上门解决之后,他才离开。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柯国平带领全村党员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在筑牢疫情防控的同时,走访摸排有就业意愿的22户贫困户,指导在家的贫困户加强对茶园的管护,将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协助村里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样的“备课”为他顺利上好“扶贫课”奠定了基础。在实际调查及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他和村两委一道制定了《湖田村三年发展规划》,围绕规划,自驻村扶贫以来,累计申请资金246.69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2个,落实产业到户项目补助资金81.876万元,贫困户收入有了明显的提升。协助村里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经营青梅产业基地,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2019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44万元,比2017年村出列时增长8.74%。

“我们盼望几十年的桥终于通了,柯老师,你们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呀。”湖田村退伍老兵胡*全满脸笑容。湖田村村民大部分茶园和山场田地都在河对岸,通往对岸只有一条过水路面,一到雨季,村民上山採茶或下地干活,存在安全隐患,村民一直盼着建一座桥通往对岸。柯国平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村两委沟通交流,计划新建这座便民桥,得到了村两委及村民的认同。经过连续两个月与交通水利扶贫等部门的对接,2019年11月,村民盼望了十几年的便民桥终于动工实施。

“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柯国平心里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根据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针对贫困户家的实际情况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柯村镇湖田村团结组汪*苟户,妻子患有肝硬化、糖尿病,常年住院治疗,每年光医药费就要花费几万元。2018年根据到户项目产业扶贫的利好政策,柯国平帮助汪*苟盖起了简易的鸡舍,养起了300羽黑鸡,当年的收益便达到了1万元,目前鸡舍常年存栏黑鸡在200羽以上,收益稳定。再加上通过小额信贷扶贫政策获得的免息贷款5万元,汪*苟购买了一辆农用运输车用于在周边跑运输。经过柯国平和他的扶贫工作队的帮助,汪*苟还清了贷款,妻子病情稳定,一家三口总算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看到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我比什么都开心。”柯国平憨憨的笑着说,他始终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广阔的舞台,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故事;他主动作为,在聚焦精准扶贫中建功立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继续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


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