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日,歙县璜田乡积极协助铜艺匠人曹胤慧完成铜器作品版权登记,以务实举措推动形成“尊重原创,保护版权”的良好社会风尚。
作为从璜田乡走出去的手艺人,曹胤慧自幼深受徽文化的熏陶,且在外祖父的影响下,对文房雅器兴趣浓厚。从杭州求学至自主创业,她始终怀揣着传播家乡传统文化的热忱。
在曹胤慧的铜器作品里总能看见徽山皖水的印记,她以歙砚石作为主要材质,选择金属铜搭配,将现代审美融入古老铜艺。创作中,既坚守徽派铜艺“錾胎浅浮雕”的传统工序,又在纹样设计上大胆创新,将徽派建筑飞檐斗拱的灵动线条、乡野草木以及溪流波纹等自然元素转化为独特的装饰语言。从灵感萌发到图纸雕琢,再到亲手打磨纹理,每件作品都凝结着匠心。
其打造的“铜言砚语”系列铜器,将徽派建筑元素巧融于新中式文房、茶器、花器等文创产品,一经面市便广受青睐,远销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美国等地。然而,随着作品声名鹊起,粗制滥造的仿冒品悄然出现,不仅损害其经济利益,更挫伤了创作热情。
得知这一情况后,璜田乡工作人员专程走访曹胤慧的“山百集”文创工作室,上门详解版权登记流程与意义。了解到版权登记能为创作成果保驾护航,曹胤慧当即决定申请,在工作人员协助下,完成从材料准备到提交登记的全流程,这让她吃下“定心丸”,坦言今后能更安心投入创作,让徽派铜艺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走得更稳、更远。
今年以来,璜田乡积极探索“上门服务+精准指导”模式,组织志愿者深入民间文艺创作者群体,通过送资料、讲政策、办登记,让版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目前,该乡版权登记作品已覆盖美术、文字、音乐等多个领域。这种保护既是对个体创作的尊重,更在涵养健康文化生态,让璜田民间文艺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守护一件铜器的版权,实则是在守护地方文化的原创力,守护一方水土最本真的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璜田乡正以版权保护为有力抓手,推动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既守得住根,又能开出新的花。
编辑: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