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歙县:守护绿色文物 留住乡愁记忆

2024年08月12日 17:13:21 来源:黄山新闻网 作者:方传波
微博
Qzone
微信
微信扫一扫打开分享

古树,是乡村的“守望者”,是一个地方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歙县深入实施绿美江淮行动,多措并举保护古树名木,守护家门口“绿色文物”,留住乡愁记忆。

数据赋能“一树一档”精准化管理

把古树名木保护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对歙县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落实县级林长、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常态化开展防病、防虫、防火和人为损害。按照“一树一策”的原则,科学制定抢救复壮方案,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森林村庄和森林城镇创建,有序进行古树复壮工作。同时开展古树名木资源监测和古树名木生境调查,摸清全县古树名木资源家底和现状,实行“一树一档”数字化、信息化、精准化管理。

目前,歙县现有登记在册古树名木1335株,其中名木6株,一级古树52株,二级古树304株,三级古树973株。均按照“一树一档”的要求,建立健全古树名木图文档案和电子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动态管理,为切实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购买保险为古树名木系上“安全带”

今年,县林业局与国元保险歙县支公司签订了古树名木责任保险合作协议,这是歙县首次由政府出资为古树名木购买商业性保险。

该古树名木责任保险主要承担两项保险责任,一是施救费用保险,因保险责任内原因造成古树名木的倾倒、倾斜、蛀干(蛀枝)、枯萎以及主干分枝折损事故而产生的理赔;二是第三者责任保险,因保险责任内的古树名木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产生的理赔。

古树名木保险的签订,不仅有利助于提升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水平,保障第三者利益,更将减轻林业部门救助维护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险协议的签订切实为古树名木系上了“安全带”。

精心打造“一树一景”留住绿美乡愁

有“天下第一樟”之称的漳潭古樟位于深渡镇,编号0105,一级古树,树龄已超1000年。2020年当地政府筹措百余万元,对该古樟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拆除硬化铺装、修剪枯枝残枝、砌筑复壮井和排水系统,进行病虫害防治、干体打磨防腐等一系列复壮措施,并开展降土、铺设栈道、栽植点缀绿植等景观提升,安装古树智慧监测系统,落实专人日常巡护监测。落实树长制,制作树长制公示牌,进一步压实千年古樟管护责任。在2023年全国“双百”古树推选中,该古樟树入选“最美樟树”。古樟承载着记忆与乡愁,一年四季,古树绿冠如荫,远远望去,茂密的枝叶就像一把撑起的巨伞,十分壮观,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祈福拍照。

无独有偶,2023年在狮石乡狮石村水口林打造古树群主题公园,建设游步道,安装树桩灯、古树及其它珍贵树木标牌、树长制牌。将倒伏枯死树整形,打磨防腐后制作成树坐凳供游客休憩,将枯死残桩打磨、亮化,便于游人习数年轮。根据每株古树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制作古树科普二维码,达到科学有效地保护修复和研学利用,实现了古树美、村庄美、生态美、生活美的乡村生活愿景。“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拍照打卡,人气旺乡村也旺起来了。”经营民宿的刘叔说道。

近年来,歙县依托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围绕科学保护乡土珍贵古树资源、传承乡村历史文脉、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打造和美乡村的目标,结合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大力推进“一树一景”建设,打造优美宜居的森林乡村,让人们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编辑: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