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自明爷一生勤劳,但却没有致富,除了满手老茧、一把胡子,别的什么也没有。要说他此生赚了点啥,那就是“忠厚”二字。到了晚年,村里人好像忘记了他曾有过的名字,都一律把他叫“忠厚人”。
他的“忠厚”,不是一种策略,也不是一种修养,好像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德性,用老乡的话说就是天生的一个好人。
我相信任何时候、任何处境下,人群里总有一些好人,他们的好,不是谁教育出来的,而是天生的。就像雨后的虹、草里的花、地下的泉,是天生的,是一种自然现象。
特别是在黯淡的日子里,在悲苦的命运里,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好人,就会让人感受到一点亮光,心里也就有了暖意。
自明爷是那种特别爱帮忙的善良人。谁家要修房,一招呼,他就去做最苦最累的活,比如挑土呀,往房上递瓦呀。若是谁家死了人,那挖井(指挖墓坑)、抬棺的人中间,必定有自明爷的身影。
村里一个孤老太太体弱多病,自明爷每天为她挑水送柴火,二十多年从未间断,直到老太太活到八十岁过世。这时候,自明爷也六十多岁了。
日子太穷了,有的人就动了邪心思,做起小偷小摸的勾当。
自明爷人勤快,地里庄稼也长得特别好,就有人偷到他的地里去了。
有一次,自明爷看见一个人正在偷挖他地里的土豆,他远远喊了一声。那人受了惊,急忙提着半筐土豆想跳水渠逃走,脚下一滑,那人摔倒在堤坎下。自明爷赶紧上前把那人扶起来,又为他拾起散落在地上的土豆,装进筐子,见只有半筐,自明爷对那人说:以后缺什么,只要我有,你就打声招呼,我有的,你就有,再不要这样担惊受吓。那人从此成了自明爷的朋友,逢人就说,这天底下,我就听忠厚人的。
自明爷属牛,活到八十四岁,牛见牛,不回头,在本命年里,这头善良的牛悄然远去。
乡亲们要我为自明爷写一联碑铭,我写了八个字:勤劳似牛,忠厚如土。
小 头
小头的头并不小,是和大家一样的头。
小头其实是“小偷”改换了的叫法。他家穷,小学毕业就回家了,后来拜了一个师傅,练习偷窃的技艺,称为“三只手”。一次不小心被人捉住,打掉了两根手指头,成了残人。
从此改邪归正,靠捡垃圾、收废品为生。就落了个名字叫“小头”,不过已经没有了不好的意思,仅仅是代号而已,不知底细的年轻人,还以为“小头”就是他的乳名或者昵称。话说回来,对一个可怜人,人们不会有那么多恶意的,即使他曾经做过不好的“营生”。
小头捡垃圾、收废品已经二十多年,仅仅混口饭吃,并没积下余钱,但是,人们发现,他的学问是越来越多了。
他说,这都是从垃圾里捡来的。
原来,小头每天都会捡到或收购一些旧图书报刊,在卖给废品收购站之前,他都要抽时间浏览一下,还把有价值的文章用剪刀剪下来,分门别类装订起来。休息的时候,他就手不释卷地阅读和学习它们。
他还经常把自己读到的“特大新闻”说给别人听,人们听两句,就说知道了,这是两个月前发生的事情;一些有涵养的人也会耐心地听他叙述那些他们早已知道的“最新消息”,他们不忍心让一个捡垃圾的人败了这一点点对文化的雅兴。
他也的确掌握了不少不会轻易过时的知识,比如一些单方、一些生活的小窍门、一些有趣的人物和故事。
他在捡到的一本旧书里,发现里面夹着一封情真意切的情书,让他感动了好久,也悲哀了好久,今生今世,他是不会收到这样感人的情书的。但他也感到纳闷:这么感天动地的爱情,为什么就被当作废品扔掉了呢?他感到人心难测了。
他在一无所有的命运里,在垃圾堆里,捡拾着,阅读着,他在他的处境里最大限度地达到了他的博学多识。虽然,他获得的新闻常常是过时的,他的知识常常写在褪色发霉的纸上。
他,一个穷人,在生活的垃圾堆上,也捡拾过只属于他的,那些卑微的充实和感动。
编辑: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