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练江河畔,田园牧歌。
日前,记者跟随上海练江牧场党政办主任李芳走进绿草如茵的生态牧场,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浓郁的奶香。
“你们来得迟了一点,全自动机械化挤奶刚刚结束。”在全封闭机械化的挤奶车间,挤奶工人朱有勇遗憾地对记者说。朱有勇是上海杨浦人,2009年来黄山工作,算起来已有13年时间。朱有勇刚来时,练江牧场的生奶单产只有6吨,如今已经突破12吨。这些年,他见证了企业每一步成长和壮大。
练江牧场始建于1966年3月,前身是安徽省徽州农场。1974年,练江牧场划归上海市农场局直接领导,现改名为上海牛奶集团黄山练江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978年,练江牧场累计吸收上海知青3774人。随着国家工业布局调整,1979年起,上海知青陆续返城。2004年,练江牧场划归上海牛奶集团后,实施了整体改造。2005年,光明食品集团与黄山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练江牧场实施了环境、产业的全面改造。通过改造,练江牧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职工、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企业产能和盈利能力也有了极大提升。
练江牧场最多时有3000多名员工,现在只有194名员工,其中上海人5人,大部分员工来自本地。这些工人分布在练江公司及乳品七厂、鲜奶公司、牛奶棚、练江山庄、社区和水电站等企业单位。
今天,走在练江牧场,仿佛走进一处世外桃源。居委会、派出所、职工医院、健身设施等社区功能一应俱全,优美的环境、先进的设备、规范的管理、花园式的风貌,让练江牧场重焕新生。
外部形象的改变不只是体现在徽山徽水、徽派建筑的海派风格,而是上海人带来的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
“我是1989年进厂的,当时生产的棒冰才几分钱一根,后来生产麦乳精,再后来是液态奶,如今又生产保鲜奶,企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一直紧跟市场,主动求变。”乳品七厂总经理盛新平说。他是黄山人,因为表现突出,2007年成为了新上海人。
我市首家“牛奶棚”诞生于2012年9月,是练江牧场重点打造的食品连锁企业。第一家旗舰店落户歙县,目前已覆盖三区四县及江西婺源、宣城绩溪、旌德等地,共11家直营店、40余家加盟店。
目前,练江牧场以乳品为主业,形成了集饲料种植、奶牛饲养、乳制品生产和销售以及会务接待于一体的产业链。生态牧场目前年产鲜奶超1万吨,生奶单产2020年突破12吨。有机牧场是华东地区唯一一家奶牛有机养殖基地。
上海、黄山,因为一杯营养健康的牛奶,400公里的距离越拉越近。
上海牛奶集团黄山练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陆忠明介绍,练江公司党总支聚焦公司“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主要目标,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积极推动企业中心工作。今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69.2万元,同比增加538.22万元,涨幅8.64%。
登高远眺,群山逶迤,牧草青青,远山呼唤。练江牧场,这个有着55年历史的企业,在长三角的“后花园”,在健康中国的建设大潮中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