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山好水好生态好 美丽黄山更宜居

2019年04月26日 11:36:12 来源:黄山日报 作者:李晓洁


题 图:郑 宏

4月22日,中国工程院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组发布的《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二期)项目研究成果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黄山市生态文明指数为77.51,比全国平均指数高出7.55分,在全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九,是安徽省唯一进入前十位的城市。

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要求,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2428名林长守护一方青山

对于66岁的谢大苟来说,绿色是他生命中最主要的色彩。作为徽州区富溪乡的一位护林员,谢大苟每天的工作就是“管绿护绿”。中午刚吃过午饭,谢大苟开始了一天的第4次巡山。他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查我负责的区域是否存在砍树、山林间吸烟以及死树的情况,如有的话就把问题上报给相关部门,让他们尽快来解决。”

从最初的几位护林员,到如今的23位护林员,这个数字的改变反映的是富溪乡对于青山保护的愈发重视。除护林员外,富溪乡目前还设立了19位林长。该乡林业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建立林长制工作体系以来,该乡更加系统全面地展开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乡级林长每月巡查2次,村级林长每旬巡查2次,对发现的问题都予以及时办结。2018年,全乡未发生野外用火案件,也未发生松材线虫病。不仅如此,2018年,该乡还完成了退化林修复1380亩,中央森林抚育740亩,义务植树4万株。

2018年以来,我市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据悉,目前全市11名市级领导担任总(副总)林长,并设立林长2428名,确定林长制专职工作人员38人、林长制专职护林员1626人,且在显著地点树立林长公示牌1130块,明确细化了22个成员单位职责,确保了林长制规范运行、高效推进,实现森林资源监管“全覆盖”,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区一域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2018年,我市完成人工造林1.22万亩,占计划0.8万亩的153%;新建义务植树基地91个、面积0.48万亩,完成义务植树351万株;完成封山育林8.5万亩,完成退化林修复12.7万亩。

生态补偿机制守护一江碧水

“肥皂兑换了360块、盐240包、洗洁精48瓶……”3月5日,休宁县流口镇“生态美超市”内,村民谢雅妹正在垃圾兑换物品登记册上登记上一周的垃圾兑换情况。虽然小雨淅沥,当天仍有不少村民将收集的垃圾陆续送到这里。“这是上个礼拜收集的塑料瓶,拿过来换几袋盐。”村民汪阿姨说,垃圾兑换既让村民得了实惠,又保持了村庄整洁。每周二,村民可将户内收集的垃圾送至超市,按规定兑换标准在超市自主选择所需的生活用品。超市所收垃圾中的可回收部分由废品回收中心按价回收,不可回收部分则由村保洁员统一运转至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2016年7月,位于新安江源头的休宁县流口镇流口村建立第一个“垃圾兑换超市”,通过引导和鼓励村民用垃圾兑换日用品,实现了垃圾整治变末端清理为源头减量,生态建设变被动保护为主动参与,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补充、公众参与、生态共享”的全民保护新机制。截至记者采访当日,该村“生态美超市”已经运营136周,共回收塑料瓶575548个、易拉罐39895个、塑料袋33248只、香烟壳43470个、烟蒂3468杯。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全市新安江流域共有142个“生态美超市”,这些超市发给了人民群众“生态美红包”,换出了良好风尚,换出了经济实惠,换出了绿色发展。

“生态美超市”“走红”的背后,是持续多年的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有益探索。2012年,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正式实施。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地,我市开始了试点工作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2018年数据显示,新安江水质总体为优,皖浙两省跨界接口断面水环境质量稳定向好,补偿指数P值为0.87,达到并优于补偿考核要求,主要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指数达到Ⅰ类水质标准,总磷指数优于Ⅱ类水质标准。

打好三大攻坚战增进百姓福祉

近年来,我市高质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2018年,全市空气质量稳中向好,PM2.5年均浓度23.9μg/m3,同比下降8.8%,PM10年均浓度41.9μg/m3,同比下降18.6%,优良天数比例98.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蝉联全省首位,在全国169个重点监测城市中名列第二。全市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地表水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安江、太平湖、阊江出境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Ⅱ类地表水标准,境内无劣V类地表水。全年对92家重点企业进行点位核实确认,及时上传疑似污染地块信息,督促4家重点企业开展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工作。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我市将以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为契机,加强与杭州市开展跨区域水、大气、土壤联合防治工作,开展环保管理、科技监测、环境执法和能力建设合作,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短板、强机制、提能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做到保护与发展“双丰收”,为加快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提供优美的环境保障。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