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眼下,正是小黄姜成熟的季节。歙县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瞄准市场引进农业企业带领村民种植小黄姜,今年培育种植的100多亩小黄姜喜获丰收,亩均效益超万元。
11月15日,在位于富堨镇中溪村的佰芊农小黄姜种植基地,一梯梯小黄姜叶随风摇曳,一阵阵浓郁的姜味扑鼻而来,20多位姜农正忙着拔姜、脱泥、剪姜、打包、装车……一堆堆刚拔出来的鲜姜,块大饱满,在阳光的照射下,黄灿灿的色泽更加鲜亮诱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上海佰芊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波说:“今年是首期试种,共流转土地120亩,小黄姜亩产约2000公斤,总产值达150万元。”
据了解,小黄姜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同时还具备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等功效,食用、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凸显。原先在歙县大多都是各家各户零散种植,由于技术和销路制约,产业一直不成规模。中溪村地势平缓、土质深厚肥沃,适宜小黄姜的规模化种植。该村通过“双招双引”引进上海佰芊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带领村民种植小黄姜。
为做优做精小黄姜产业,该公司从浙江衢州引进优质种苗,在整地、栽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环节实行生态绿色种植,不断提升小黄姜产量和品质。同时配套建设集加工、营销、科研等于一体的产业链,不断丰富产品系列,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小黄姜打造成精品产业、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群众持续增收。歙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种植的小黄姜相比大黄姜来讲,颜色更黄一点,辛辣味更重一点,口味更好一点,发展前景广阔。
土地流转后,农户变成了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今年73岁的村民程平安算是基地的老员工,从种植到采收,哪里都有他的身影。“自家的15亩田都流转给了基地,每年租金就有3000多块钱,再加上到基地务工,工资上也有1万多块钱。”谈起现在的收入,程平安一脸笑容。
“明年公司准备再流转200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把传统与现代种植技术结合起来,开展小黄姜无土栽培试验示范,探索小黄姜安全高效栽培新模式,带领更多群众发展小黄姜产业,实现持续增收。”说起小黄姜的产业规划,吴志波信心满满。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