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近年来,歙县深入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开展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通过项目引领、修缮保护、业态打造等,努力使承载着历史记忆和价值的徽州古建筑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5月1日开始,歙县三阳镇叶村洪氏宗祠启动修缮保护作业。叶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洪氏宗祠又称叙伦堂,门楼为徽州古祠堂中的五凤楼结构,檐牙高啄,堪称一绝,2012年被列为省保单位。为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明代遗存,县、镇整合文物保护和国家传统村落财政支持资金80多万元进行修缮保护。“我们在作业前先搭棚,确保木结构不淋雨,镇里也组织专班,不定期对洪氏宗祠从安全、质量方面进行全程监督,保证项目按质按量完成。”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古建筑数量多、分布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该县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利用。今年以来,经过前期大量工作,该县完成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和保护范围、建筑控制地带公布工作,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有的74处增加至现有186处。大力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及国保省保维修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棠樾古建筑群文物保护工程、棠樾古民居承启堂等三处国保单体维修工程完成并通过验收;国保单位竹山书院和棠樾古民居消防工程已完成验收。
“下半年,我们将加快推进徽州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工作,更好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建设、国保省保单位的保护利用,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继续加大文物宣传和安全管理力度,做好文物活化利用工作,更好地保护传承好徽州文化。”歙县文物事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