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x

注册新用户

发送验证码
立即注册
X

修改密码

发送验证码
修改密码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献礼建党百年

2021年06月17日 11:03:04 来源:黟县 作者:王祝玖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黟县以2021年“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为契机,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两大主题,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举办了2021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开展了55项世界遗产宣传展板展示、 9个非遗项目的展销以及消防安全演练等活动,让广大群众和游客不仅见证到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在党和国家关怀下的发展成就,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近年来,黟县不断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上进行探索,成绩亮眼。

遗产家底不断增厚。通过全面摸排梳理县域内文化遗产资源,掌握文化遗产资源整体数据,利用各种契机积极向上申报名目。完成《徽州文物谱系》《徽州百祠》黟县篇和《文物基础数据库》的编撰,完整保存1684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拥有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44个中国传统村落,又相继成功申报1处国家级、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坚实基础。

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实现”e治理”系统网格化管理,聘请10名文保员等形式,建立县、镇、村和旅游公司、民间自律组织的四级保护管理网络。挂牌92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600处古建筑二维码,展示文化遗产魅力。编制宏村、西递、南屏保护规划,制定法规制度,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保障。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重点项目进行评审论证,今年来提出意见20余条,解决诸多疑难问题63个。近5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1500万元作为古民居古建筑保护的专项资金,争取到国家局、省局文物专项资金近亿元,统筹整合资金5亿元,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利用模式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本,探索委托管理、多种业态等创新利用模式,全面盘活闲置资源,对古建筑实施展示展陈提升工程。相继实施黄士陵纪念馆、西递利源村民俗展示馆、黟县县委、县政府诞生地纪念馆等。打造艺术酒店、民俗客栈等19种新兴业态,建成精品民宿、写生基地、特色酒吧等320余处,带动农民人均增收超万元。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下一步,黟县还将继续加大力度,在保护管理、合理利用上不断开拓进取,坚持文物保护管理十六字方针,为黟县的发展注入活力。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