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新用户
注册新用户
修改密码
近日,记者在阊江南路景观路建设现场看到,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器正在有序作业,部分路段基础工程已经完成。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快老城区“保改提”实施步伐,制定了《阊江两岸综合整治提升规划设计方案》、《老城区市政道路和管网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致力在提升城市品位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打造具有祁门特色的“美丽县城”。
据了解,我县加大阊江河一侧平政桥以西河岸沿线的综合治理力度,按照阊江南路景观道路规划设计要求,投入施工建设。“目前这项总投资1300万元的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过半,景观道路沿线地下雨污、强弱电管线全部下地,机动车道、人行道、节点景观等工程相继投入施工建设,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届时,全线贯通后的阊江南路,以整洁、亮丽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 县住建局城建股负责人钟国彬介绍说。
山城祁门有着1000多年的建县历史,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建筑、传统街区比较多。但由于老城区总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左右,而常驻和流动人口超过5万人,人口密度大,原来的城区道路显得狭窄拥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功能不完善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对老县城进行保护、改造、提升刻不容缓。
从2018年开始,我县下大力气实施“保改提”工程,编制了《祁门县老城区(2018—2020)建设计划》。在实施老城区保护、改造、提升三大工程中,着力做好“老”字、做活“景”字、做实“路”字、做强“融”字、做足“廊”字五篇文章,致力将祁门老县城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梅城。
去年,“保改提”首战拉开了S326过境公路综合提升工程序幕,同步推进公路沿线环境整治行动,从而畅通了大动脉,扮靓了城市对外窗口;同时,在城区黄金地段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中,配套完善了城市道路各项功能,使便民惠民设施更加彰显;其次投入实施的东街和西街核心区保护开发工程,在推进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同时,完成了三里街水运码头修缮工程;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破解了工程量大、难点多、涉及面广的难题,首批完成改造的金东大市场、三眼井、黎明新村、燃料公司宿舍区、汽车五队宿舍区等五个老旧小区,全部配套完善了公共基础设施,小区及其周边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今年,我县进一步加快老城区“保改提”实施步伐,制定了《阊江两岸综合整治提升规划设计方案》、《老城区市政道路和管网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致力在提升城市品位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打造具有祁门特色的“美丽县城”。目前已经完成了朝阳路、茶山路改造工程中的道路建设项目,其绿化亮化等附属工程正在抓紧实施中;南门停车场、过境桥下停车场改建工程接近尾声,200多个标准化停车位即将交付使用,城区局部区域停车难题也将得到逐步缓解;梅城地标茶花女雕塑及其附近路段改造提升相继完工,雕塑出新、区域绿化、亮化、美化效果显现,美丽城市形象渐入人心。今年,全县纳入老城区“保改提”实施的项目共有21个,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7000多万元,占年度目标计划的70%以上。
编辑: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