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休宁县围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精致农业等领域,以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三大产业为主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促进农业、旅游业、三产融合等多元业态全面发展,形成“3+X”的产业发展体系
以园区为平台加速产业集聚。突出三大主导产业,休宁县经济开发区目前亿元以上项目进展顺利。中建材集团凯盛信息公司年产3000万片5G手机后盖炫彩镀膜项目顺利推进,三佳宜华超高速大型精密空调翅片模具研发生产迁建项目实施主体厂房施工,年产10万吨迎客松啤酒生产线迁建、科瑞新电器项目正实施土方工程,松悦生物公司“腾笼换鸟”旧厂房改造升级项目加快推进。同时,该县投资1.7亿元,实施徽商白岳大道、智谷路二期路、蓝田路穿铁项目、燕窝板块5条路网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设施。今年园区重点项目31个,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截止目前完成投资4.02亿元。1-6月园区预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税收收入同比增长3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0%。
以融杭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突出新型工业招商,注重产业聚集链条式发展,把休宁经济开发区作为新型工业的主战场,一手抓“退城入园”“腾笼换鸟”存量项目推进,一手抓“招商引资”“招大引强”增量项目谋划。在新型工业上,发挥开发区平台作用,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产业链,引进隆顺高分子材料等项目10个,占新签项目比例达30.3%。在现代服务业上,立足齐云山、万安两大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引进黄山旅居康养小镇、五星级休宁国际大酒店等新业态项目2个。在精致农业上,突出精深加工,引进北京小罐茶集团小罐茶生产基地等项目4个。预计截止六月份,全县新签项目41个,新签项目协议投资额91.02亿元;新签项目、往年项目合计到位资金20.6亿元,同比增长11.7%。
以人才为引擎驱动创新升级。突出科技创新支撑,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精致农业和特色文旅产业,休宁县成功进入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是黄山市唯一一家入选单位。据了解,休宁经济开发区制定出台《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为提速园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每年财政预算安排30万元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人才资源开发。同时,持续实施“智慧金桥”人才行动,截至目前,县经济开发区已累计投资150万元建设人才公寓相关设施,并已有23户企业120人入住人才公寓。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开发区企业与清华大学等20余家高等院校达成产学研合作,现已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新创空间2家。2018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达46亿元、22亿元。建立研发机构21个,登记科技成果19项,全社会研发投入9093万元、增长17%。昌辉股份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智能工厂”。
以生态为优先推动多元发展。突出“名山秀水、文化休宁”形象牌,加快农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实施旅游“品质革命”行动,加快齐云山5A景区创建、月潭湖综合开发,以及厢居三棵树民宿等26个重点旅游项目的打造。全域旅游步入快车道,目前,齐云山镇、蓝田镇跻身省级旅游小镇,陈霞里庄、溪口木梨硔列入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预计1-6月份,全县接待游客354.93万人次,同比增长17.60%;实现旅游总收入26.17亿元,同比增长17.41%;其中入境游客11.53万人次,同比增长10.33%;旅游创汇3209万美元,同比增长11.42%。巩固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休宁电商产业园建成并运营,打造电商示范镇2个、示范村5个、示范网点11个,2018年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3.8亿元,同比增长59.1%。围绕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茶叶、茶干、菊花、泉水鱼等特色农业综合年产值达30亿元、4亿元、3.5亿元和1.9亿元以上。入选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出口基地被评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