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广电台讯(文/图 汪静芸)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严峻挑战。大年初三,歙县三阳镇全体帮扶干部快速集结返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决胜脱贫攻坚的“两个战场”上,都留下了他们冲锋陷阵的身影。
让基层组织强起来,帮扶人变守护人
扶贫入户
领导班子强,屋脊一根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驻村工作队从强村党支部入手,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建立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联多”“一帮多”制度。
进一步规范疫情期间党组织生活,帮助村党支部制定学习、工作计划。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和工作队员在党员微信群、村组微信群内发布疫情指挥部指令,在线上开展学习交流,不断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并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等线下参加志愿活动,在22个卡点轮流值守,并上门做群众婚丧工作,取消婚寿宴102场次,丧事简办6场。同时还发动党员积极捐款,党员及群众通过党费及非党费渠道共捐款20余万元。按照19个网格,主动承担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跑腿工作。同时收到党员在线下活动时的意见建议100余条。
疫情期间,面对村民困难诉求,工作队与村“两委”分门别类、归纳整理,指定专人负责,能线上办结的镇村进行线上办结;需要线下办结的,急办的实行预约制度;不急办的明确办结时间、留下联系方式、跟踪落实节点,定期回访,及时了解村民满意度。设立疫情期间群众工作服务站,集中协调解决矛盾纠纷和困难诉求。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防疫一线涌现的积极分子进入党组织视野。
幸福乡村靓起来,环境不能因疫情失亮色
三阳高铁站值守
一草一木凝聚美景,一心一意改善环境。爱国卫生大会战活动开展,工作队首先从村民庭院卫生整治入手,动员引导村民改造庭院,大力整治庭院环境卫生,评选最美庭院,倡导文明生活新风尚。
工作队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学雷锋纪念日、志愿者活动日、妇女节等节日为节点,组织村内爱心群众组建最美红马甲队伍,对各村主干道进行人居环境大整治。
积极协调项目资金,编制项目计划,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统筹推进。高峰村帮扶干部上户做湖田山景区征地工作,以加速度赶上疫情期间落下的征拆进度;叶村扶贫工作队抢抓时间到田间地头测量叶村水口湿地公园征地项目,以高效率赶上已定的工期;中村文体广场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寓教于乐的乡村文体活动,汇集了民意,凝聚了民心,拓展延伸了美丽乡村内涵。同时农村饮水工程、拆除危旧房屋,四好农村路实施硬化、美化等,都在逐项有序复工复产中。
“心有群众情自真,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要办好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一如既往真情为民。”高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方丹说。
村民口袋鼓起来,打赢战“疫”战“贫”两场战
中村环境整治大会战
三阳镇处于山区,人均耕地少,传统种植业增收后劲不足。工作队因地制宜制定“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帮扶机制,以政策扶持、资金帮扶、技术培训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入户走访契机向村民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思想,用勤劳双手打开致富之门。
工作队根据疫情期间贫困户实际情况,联系本镇湖田山景区、顶谷食品有限公司等为闲置在家劳动力提供岗位。同时安排7个村23名贫困户进入脱贫保洁公益岗、25名贫困户进入生态巡护员等公益岗。
身有一技长,就业不迷茫。针对年龄较大、掌握传统竹编技艺的竹匠,工作队因势利导在家里做竹编艺术品,并通过全省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作示范村三阳村电商平台及其他各村扶贫电商平台为竹编等传统工艺品开辟专栏。
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工作队安排专人为村民就业“牵线搭桥”。摸清村民就业需求,建立需求清单,及时跟踪了解,并与镇人社专员加强信息沟通;同时对县经济开发区企业用工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供给清单,根据供求双方意愿,提供“精准化”指导服务,组织就业意向人员进行网上求职、视频沟通。截止目前有68名就业意向人员参加“春风就业”三阳专场招聘会,有11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为充分利用三阳镇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作队帮助村民谋划布局在家门口经营特色农家乐和乡村民宿。目前,开办农家乐和民宿5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