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山
下载

歙县岔口镇:“白+黑”工作法助力暖民心解难题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7日

黄山新闻网讯(文/图 魏晓凡 汪俊祺)为将“驻村夜访”与防汛备汛、防溺水、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等工作结合起来,歙县岔口镇从实际出发,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以早“走访、宣传、收集、化解、落实、跟踪”等多举措抓好工作落实,推动全镇“驻村夜访”工作落地生效,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深化、延伸和拓展暖民心行动,力求让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一次次驻村夜访、一杯杯暖心热茶、一句句温柔细语,让村民心里首先有了底,慢慢地就打开了话匣子,敞开了心扉,一股脑儿倒出了自己的烦心事。“今年4月,我在施工工地工作中,一不小心将沙子弄到眼睛里了,造成眼睛霉菌感染,去医院看了好几回,后期还要付治疗费用,真要负担不起了,今年我能不能申请低保?”家住岔口镇井潭村白石库组的脱贫户方华生,向帮扶干部方大云诉说自己的生活难处,倾听了方华生的诉求后,方大云及时将其情况反映到镇村,目前方华生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正按流程办理中。

如何将群众“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岔口镇创新探索“八小时外工作法”,充分考虑村民空闲时间,以便民服务为原则,扎实开展“驻村夜访”行动,坚持把“精准问需、务求实效”作为夜访工作的总体思路,为确保“驻村夜访”活动有的放矢,全体党员干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走访前做足“备课功夫”,目前73名镇村干部共走访了319户,收集各类意见、建议88条,解决问题74个。这些问题大到道路维修、水利建设,小到邻里纠纷、政策咨询,驻村夜访活动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一件件民生实事,通过一杯杯热茶把话聊开,村民敞开心扉谈关心、关注、关切的身边事,全力推动“驻村夜访”工作见实效,争取让矛盾不过夜,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端午节前,结合“驻村夜访”行动,多形式宣传并发放《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岔口镇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一封封防溺水信、一声声再三叮嘱、一份份家长回执,将防溺水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落实家长家庭教育和校外监护责任,筑牢孩子生命安全防线。随着中小学暑假即将到来,受疫情影响,留守儿童居多,将防溺水融入到暑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力争让全镇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暑假”,也让在外务工的家长更加安心工作,力求达到呵护一名儿童、稳定一个家庭、安定一方社会。

如何高效用好“八小时工作”时间,结合“每周二、周四”下村工作日、“主题党日”等活动,将一张张桌子、一条条板凳聚在一起,聚焦基层治理、环境整治、项目推进、乡风文明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网格员、涉及户主等集中召开“户主会”协商解决,真正把村民的话听进心里,充分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实现了“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最大限度聚民心集民智汇民力,让村民既能当“出卷人”又能当“阅卷人”,现场“把脉问诊”,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暖民心。目前,全镇累计召开相关“户主会”40多次,1300余人次村民参加户主会,推动解决具体问题280多个。

“驻村夜访是一项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为的就是让干部走下去,访出实情、谈出感情、办好事情,最重要的是从村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做起。”岔口镇主要负责人提到。“针对近期村民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谋划部署下一次夜访的重点方向。”有事好商量,岔口镇善于借用茶、信、桌、凳等物件,切实搭建起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暖心桥梁,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新闻